医疗电子最新文章 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正式发布 全球首个AI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正式发布:检测精准度打破世界纪录 发表于:10/21/2024 微软推出AI医疗工具全家桶 微软推出AI医疗工具全家桶,预览医疗数据方向5大新功能 发表于:10/12/2024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开展医疗健康大模型效能评估工作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开展医疗健康大模型效能评估工作 发表于:10/11/2024 中国科学院成功开发19FMRI分子无人机 中国科学院成功开发19FMRI分子无人机:药物精准递送、肿瘤靶向治疗 发表于:9/29/2024 英特尔赋能智慧医疗 共创数字化未来 在快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医疗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为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英特尔携手超过35家ISV(独立软件供应商)及10家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合作伙伴,展示了其在AI Chatbot、AI PC助理、AI Office助手、AI本地知识库、AI图像视频处理、AI PC管理六大关键应用场景中的终端优化成果。这些创新技术充分展示了英特尔® 酷睿™ Ultra 处理器整合CPU、GPU和NPU三大AI引擎,助力多种智慧医疗应用的强大能力。 发表于:9/23/2024 我国研制世界首台探索者全身PET-CT 我国研制世界首台“探索者”全身PET-CT:最短15秒完成全身扫描成像 发表于:9/18/2024 基于拓扑结构的度量学习与拓扑传播的miRNA-疾病关联预测算法 miRNA的突变和异常表达可能导致各种疾病,因此预测miRNA与疾病的潜在相关性对于临床医学和药物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拓扑结构是miRNA-疾病预测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算法并未有效利用拓扑结构导致预测结果并不理想。与此同时,如何有效地融合多源数据也是当前的研究趋势。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适应融合异质节点结构信息算法(MMTP),通过利用节点的一阶邻居和元路径诱导网络学习结构特征,并利用度量学习和拓扑传播自适应地融合异质节点结构信息,以提升miRNA-疾病预测精度。5折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MMTP在HMDD v3.2数据集上的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AUC)为94.81,高于其他模型。并且在基于肾癌的案例研究中,该模型所预测的前30个miRNAs全部得到证实。上述研究证明,所提的MMTP模型可有效预测miRNA-疾病相关性。 发表于:9/11/2024 Vishay新型硅PIN光电二极管,提高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灵敏度 美国 宾夕法尼亚 MALVERN、中国 上海 — 2024年8月20日 — 威世科技Vishay Intertechnology, Inc.(NYSE 股市代号:VSH)宣布,推出一款新型硅PIN光电二极管---VEMD8082,在可见/近红外波长下,该器件可为心率和血氧监测等生物医学应用领域提供更高的灵敏度。与前几代解决方案相比,最新推出的VEMD8082具有更高反向光电流、更低二极管电容以及上升和下降时间更快的特点。此外,器件体积小至4.8 mm x 2.5 mm x 0.5 mm,适合集成到智能手表等轻薄设备中。 发表于:9/9/2024 一种高效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系统设计 设计了一种高效的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系统。NMES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神经细胞的电兴奋性,通过脉冲电流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从而使肌肉收缩。系统由干电池供电,降压和升压电路采用高效的方案从而来降低功耗,以STM32F4单片机为主控芯片,产生用于控制刺激强度的DAC信号,以及复用开关的控制信号,经过由复用开关、恒流源、H桥组成的复用恒流源电路,产生分时的电流刺激,从而有效降低系统功耗和设备体积。 发表于:9/4/2024 双模态稳态诱发脑电刺激系统设计 稳态诱发脑电具有频率标签特性,在大脑的感知和认知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利用双模态刺激可以探索两类感知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为此,设计一个集成视觉和听觉模态的周期性感觉刺激系统。系统以STM32F103RC为核心,控制AD9959输出两路正弦信号,输出信号经过七阶低通滤波电路和十倍放大电路处理,再控制LED灯和蜂鸣器产生视觉和听觉刺激。系统输出的正弦信号参数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03%(频率)、1.10%(幅度)、0%(相位)。进一步,开展脑电采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输出的视觉和听觉刺激能产生稳态诱发脑电。该系统在视听感知功能研究方面具有应用价值。 发表于:9/4/2024 超紧凑,符合医疗认证,4:1输入DC-DC转换器 2024 年 9 月 3 日 –XP Power正式宣布推出3W、10W和20W 的JMR03/10/20系列,这款超紧凑、符合医疗认证的DC-DC转换器,可提供4:1的输入比,使其适用于各种输入要求。该产品提供2 x MOPP(患者保护方式),漏电流仅为2?A,确保轻松集成到BF(身体悬浮)和CF(心脏悬浮)级医疗应用中。 发表于:9/4/2024 瑞士开发出全球首个高性能微型脑机接口芯片MiBMI 瑞士开发出全球首个高性能、微型脑机接口芯片 MiBMI,准确率高达 91% 9 月 3 日消息,作为一项各国都在探索的前沿技术,脑机接口(BMI)对于帮助严重运动障碍患者恢复沟通和身体控制能力有望带来更具开创性的解决方案,且有可能扩展到语音合成和手写辅助领域,但现有的脑机接口设备体积庞大、耗电量高,且实际应用有限。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EPFL,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一起组成瑞士联邦理工学院,2025QS 世界大学排名第 26) IEM 和 Neuro X 研究所的集成神经技术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款微型脑机接口 (MiBMI)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 8 月 23 日发表于《IEEE 固态电路杂志》上(IT之家附 DOI: 10.1109/JSSC.2024.3443254),并在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进行了展示。 发表于:9/3/2024 Littelfuse增强KSC2轻触开关系列为设计人员提供精确电气高度 Littelfuse增强KSC2轻触开关系列为设计人员提供精确电气高度 非常适合医疗、工业、交通运输和高端消费应用 发表于:8/21/2024 欧洲科学家成功开发出5纳米分辨率荧光显微镜 5纳米分辨率荧光显微镜问世:将揭示细胞内部细微结构 发表于:8/13/2024 华为云基于盘古大模型发布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8 月 11 日消息,华为云发布了基于盘古大模型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并面向药物研发、智慧医疗、基因测序、临床研究、中医药五大场景落地。其中,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新增靶点口袋发现、分子对接等十大 AI 制药核心场景,将药物设计的效率提升 33%,优化后的分子结合能提升 40% 以上。在中医药领域,盘古大模型融合百万级中医药知识,上万方剂和诊疗记录,可实现中医的智能化问诊、养生问答、中医教育等。 发表于:8/12/2024 « 1 2 3 4 5 6 7 8 9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