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数字化提速 存储市场商机凸显
2011-01-17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发展迅速,电影、电视的数字化已经变成不可逆转的趋势。数字电影、三维动画的制作比例增加,电视转播走向数字化、高清化,电信网、互联网进行影视转播,带动业界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数字化风潮。专家表示,随着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内容制作环节将对数字化存储形成强劲需求,相关设备商应积极进行技术储备,满足存储市场扩容的需要。
数字化带来契机
数字化内容制作是近年来影视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好莱坞电影为例,目前采用全数字化制作的比例约为20%,而其余的电影考虑到制作团队对于画面细节、拍摄质量以及制作团队拍摄习惯的因素,采用胶片拍摄。但是在制作过程中,音效编辑或是三维动画、视觉特效,仍会采用数字化的制作工具。可以预见,未来影视产业数字化制作比例仍会大幅提升。
在国内,数字化制作的比例则远高于国外。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制作的电影总数为456部,其中已有306部采用了数字化拍摄、编辑技术,数字化比例达到67%。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有线电视数字化时间表,2010年我国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2015年将停止模拟广播电视的播出。跟随全面数字化风潮而来的,是内容制作环境走向数字化,这为相关设备供应商带来了市场契机。在各种设备中,扮演关键角色的是存放内容剪辑素材的存储设备。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存储设备的效能及传输带宽的大小,影响的是影片剪辑、渲染的效率,而采用高效能的存储设备,可让数字化影片剪辑如虎添翼。
处理速度是关键
从影视内容制作流程来看,无论是全数字制作还是采用胶片拍摄的数字中间片制作,在影片的后期制作过程,如特效处理、剪辑、合成等,都已实现了全数字化。
对于数字电影来说,从前期的拍摄到后期制作,早已实现数字化,如非线编、数字特技等已广泛应用于节目内容制作中。这必然会形成海量的存储数据,也使得市场对高质量存储设备的需求更加迫切。
业内专家表示,设备企业应注重提供高效、高带宽的存储设备,满足内容制作方的剪辑需求。一些国外企业在外接式存储系统领域已经占据了市场先机。在国内存储厂商中,部分企业也开始关注这个市场,像九州初志、蓝鲸、龙存等,在集群存储方面就开展了不少研发和应用推广工作。
专家认为,在内容的后期制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提高网络带宽以及存储系统的处理速度,这些因素影响到的是进行视频编辑时的效率以及渲染速度。因此,加快网络和存储系统的处理速度,是目前数字化剪辑工作流程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