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引用格式:吕进伟,付雄. 电力物联网智能巡检业务与无线通信适配技术研究[J]. 电子技术应用,2025,51(3):65-69.
英文引用格式:Lv Jinwei,Fu Xiong. Research on adaptation of intelligent inspection service and wireless technology in IOTIPS[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25,51(3):65-69.
引言
近年来,电力行业大力推广基于电力物联网的智能巡检技术[1],智能巡检终端(如无人机[2]、移动巡检机器人[3]、移动作业手持终端[4]等)在输配电巡检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传统的巡检手段通常采用人工巡检的方式,存在巡检时间长、分析结果不准确、巡检工作不安全等问题。结合5G通信[5]的高速特性和电力物联网的基础性支撑,巡检人员能够方便地获取输配电网的现场情况。然而,智能巡检需要低延迟、高带宽、高可靠的无线通信网络[6],对无线通信的需求远远超过传统的人工巡检。因此,需要对智能巡检业务与现有无线通信技术进行适配性分析,并提出切实可信的无线通信技术适配方法。
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开展了电网业务与通信技术的相关研究。钟成等人[7]使用了基于相关系数的模糊层次分析-熵权主客观组合权重法和改进的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张平等人[8]结合场景偏好和熵权法,计算解空间距离得到适配性评估结果。董朝武等人[9]提出了基于贝叶斯最优最劣和折中解决方法的主客观赋权适配性综合分析模型,并对中、低压配电网业务进行了分析。杨铭[10]基于多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匹配方法建立通信技术与电网业务对应的匹配模型,得出一般场景感知采集等11种本地业务场景及配电自动化等12种广域接入场景所适用的通信技术。
现有电网业务与无线通信技术适配研究中,大部分方法依赖专家的经验知识,对通信指标进行评估。在群体MCDM(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问题[11]中,评估的关键在于评价结果聚合方法的选取。传统方法包括算术平均、加权平均等。本文采用另一种基于各DM(Decision Maker)评分偏好的描述性方法。该方法考虑每个DM的评分偏好,尽可能获得最合理的一致意见,典型方法有BWM(Best-Worst Method)[12]。
本文综合考虑电力物联网智能巡检业务通信需求与无线通信技术性能指标,提出了基于BBWM和改进VIKOR的智能巡检业务与无线通信技术适配方法。本方法首先选取10个典型通信评估指标,然后使用基于BBWM[12]的权重确定算法和基于改进VIKOR[13]的决策指标确定算法优选最终方案,最后对三种智能巡检场景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本文详细内容请下载:
http://www.chinaaet.com/resource/share/2000006361
作者信息:
吕进伟,付雄
(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