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念再上“风口”
2022-08-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刚过去的这个7月,机器人概念又火了。先是特斯拉CEO反复确认要发布“人形机器人”,接着,减速器持续领涨。今年1-7月,主要协作机器人厂商大都获得了新一轮次的融资,金额大多过亿元。
投资热的背后是什么?众多机构调研的结果指向机器换人、人机协作的大趋势。而这已不是机器人概念第一次被推向“风口”,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催生出的无接触服务需求,就曾让机器人尤其是服务机器人行业出现应用拐点。
如今,虽然机器人行业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替代率提升等问题,但其发展前景仍然让资本趋之若鹜。
让机器解放人
货物自己下电梯出仓库,来到工厂码头,自己打包,发往客户。这是搬运机器人工作的画面。如今,这类解决跑腿问题的移动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汽车装配、3C电子、物流仓储等行业。据了解,移动机器人目前的国产化率很高,达80%以上。
“没有哪个行业不需要搬运,有搬运的地方就有移动机器人应用的可能。”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称自己公司的移动机器人产品为机械“脚”——与人们熟知的“机械臂”相对应。
“机械臂解决的是用手组装的问题,我们解决的是用脚跑腿的问题。”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仅他们公司定制的移动机器人就要搬运不同形态的物料,“有的重、有的轻,有的长、有的短,有的需要垒得很高,有的要跟滚筒对接”。从2016年起,公司连续5年把产品带到德国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参展。
而17年前,这还是家靠电路板焊接模具挣钱的公司。“这些模具可以自己搬来搬去吗?”当时客户随口的一句话,让公司年轻的创始团队误打误撞改换了赛道,其中就包括陈洪波。
当时,物联网、云计算、5G等技术还未兴起。“2005年我们调研发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市场,移动机器人的市场缺口都很大。”陈洪波记得,2008年他们推出第一款简易型搬运机器人,但市场接受度不高,得反复找企业沟通,介绍无人化搬运的好处。
情况在2010年后发生变化,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挑战,不少制造业企业加快了生产智能化升级的步伐。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2019年发布的《中国企业综合调查(CEGS)报告(2015-2018)》表明,使用机器人企业所雇佣的劳动力人数占样本总体的比例从2008年的12%提升至2017年的37%,10年之间快速提升约2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约有40%的制造业芳动力人口已受到机器人使用的潜在影响。
另据《2021中国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发展研究报告》,受调研的样本中,65.1%企业正在实施数智化转型升级,34.9%企业有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意愿。此外,有83.9%企业认为通过数智化实现企业效率提升,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
降低劳动力成本、解放人成为不少企业转型的第一步,在生产端,智能化体现在机器人的引入上。相比于体积大、力量强,必须单独作业的传统工业机器人,一些企业开始转向协作机器人。这些拥有多个关节的机器人更加灵活,除了能够搬运、码垛、上下料、外观检测外,还能更安全地与人近距离交互,应对极为小巧精密的工业零部件的装配,从而解放人的双手。
而这种对人的解放的追求直到今天仍在延续。“这次是机器人行业整体的一个估值上行,其本质上的底层驱动逻辑还是机器换人。”国投招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招商”)董事总经理曹正从2015年就开始关注机器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国产“减速器”为中国智造加速
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它控制着机器人的“关节”运动,其精度高低决定了机器人操作时的精细程度。
但就是这样存在高技术壁垒的核心零部件,曾被海外企业垄断数十年,国内机器人厂商常常面临供货交期时间长、产品售价高的困境。如今,经过多年努力,国内企业在减速器等关键零部件领域,取得了突破,由此带动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工信部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技术和产品均实现突破。从规模上看,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
“‘十三五’期间,通过持续创新、深化应用,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曾表示,中国机器人产业已基本形成从零部件到整机再到集成应用的全产业链体系,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创新有序推进,整机研发及批量制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应变能力和协同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目标,到2025年,我国要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给了企业信心,也增强了投资人信心。
作为国投系的一员,国投招商长期聚焦先进制造业的各个领域,围绕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本体以及工业智能化和数字化进行广泛布局。这其中就包括节卡机器人,这家使用国内品牌减速器的企业,已推出多个系列的协作机器人,1台协作机器人的工作量相当于3个工人。去年,这家中国企业还成为丰田汽车协作机器人领域全球唯一供应商。
多年前人们关于解放人、提高生产力的想象正成为现实。多款国内自主研发的协作机器人被应用于全球汽车产业链、3C电子、开云棋牌官网在线客服等工业领域,新消费、新零售等商业领域及智慧物流、无人配送等服务领域。
得益于国产谐波减速器的发展,协作机器人的国产化程度正大幅提高,并促成国内产业链形成上下游配套,形成成本优势。有数据统计,在协作机器人的细分赛道中,中国企业已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智能化需求“方兴未艾”
降低中小企业自动化门槛、赋能更多企业的智能制造……国内减速器、协作机器人的发展前景,无疑为当下的机器人投资热添了一把火。
这样的投资热度是否存在过热和泡沫?孵化过多个知名机器人项目的王田苗,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教授、北航机器人所名誉所长。他在今年7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往往是因为有一定的期望与未来价值,才加剧了资本的加持,才形成了泡沫,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开始都是有泡沫的。”
实际上,现在火热的机器人赛道在2018年、2019年也经历过资本的阶段性冷落。“因为机器人这样的硬科技领域,培育周期起码需要5年,投资见效没那么快。”在曹正看来,机器人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周期长、风险大、投入多,更需要对产业链上下游进行扎实的研究。
对于这次的“机器人”投资热,曹正认为,“这背后的底层驱动逻辑一直没有变,就是整个制造业对智能化、数字化的需求。这个需求可以说是‘方兴未艾’”。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08月09日 06 版
更多信息可以来这里获取==>>电子技术应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