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模拟设计> 业界动态> 一则公告蒸发36亿 寒武纪到底怎么了?

一则公告蒸发36亿 寒武纪到底怎么了?

2022-04-14
来源:蓝科技

【蓝科技观察】作为中国芯片的一面旗帜,寒武纪事件背后,折射出芯片行业高管派系之争对公司产生巨大的影响。芯片是投资周期长属于厚积薄发的产业,但在资本催生下,芯片产业被更多的利益纠葛裹挟。甚至同行之间互挖墙脚、相互“潜伏”渗透的现象,惊扰了芯片产业表面的平静。

寒武纪事件绝非个案,而是芯片行业中暗流涌动的缩影。资本逐利的商业本性从未改变。在芯片人才因稀缺而炙手可热时,企业引进的人才可能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能让企业达到颠覆,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摧毁企业的秘密武器。

寒武纪事件,不是寒武纪创始人能力和对市场预判的问题,而是在利益纠葛甚至在无形的大手影响下爆发出来的。

近日,“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发布公告称:公司核心技术骨干、CTO梁军,离职。

这则公告让寒武纪旦夕之间市值蒸发36亿,股价暴跌11.14%。而隐藏在幕后的“内讧”也浮出水面。

CTO梁军出走,内讧浮出水面

赶上了好时机,寒武纪抓住了产业大发展的风口。2017年,营收仅800万的寒武纪,凭借与华为的合作迅速走红,获得资本市场的巨量关注;2020年,短短4年,被资本催生的寒武纪便完成了上市敲钟,一飞冲天。

不过,诞生6年,上市2年,寒武纪的命运如同过山车般跌宕起伏。高光时,寒武纪市值一度达到 1196 亿元,然而随着连年亏损、股东清仓离场等难题频现,昔日的明星公司已经星光不再。

12112634491173.png

寒武纪为何沦落到如今的窘境?又能否熬过寒冬,迎来逆袭?

根据寒武纪的公告来看,梁军的离职是因为与公司存在分歧。早在2月10日已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

实际上,坊间在2021年12月便有梁军离职的相关传闻。今年1月,在一份人员变动公告中,寒武纪对外强调称:梁军还并未彻底离开公司,公司拟委派其担任前瞻芯片技术创新中心首席专家职务,继续从事技术创新工作。

最新公告则显示,梁军将不在寒武纪担任任何职位。

寒武纪从原有的4名核心技术人员减至3名,分别为陈天石、刘少礼、刘道福。这三人均为寒武纪创始团队核心成员,是寒武纪内部的“中科系”。

梁军是出身华为海思的技术大牛。作为主架构师,梁军曾完成多款高端复杂SoC芯片的架构设计,累计量产芯片超亿颗。

梁军的出走也被视为,寒武纪内部的“海思系”与“中科系”内讧。耐人寻味的是,在梁军被传出离职的1月,寒武纪就有68名激励对象放弃21.6万股的股票激励离职,这些股票按当时的价值高达近2000万元。

与此同时,在梁军离职公告发布当天,寒武纪不但同步宣布晋升陈煜、曾洪博为公司副总经理,还向402名激励对象归属2020年限制性股票71.5万股。而在本期股份归属数量中,在所有董事、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中,仅有梁军一栏为0。

“海思系”与“中科系”的交锋,疑似还从线下到了线上。

从网友的评价来看,对于梁军,已经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认为,梁军的决断避免了寒武纪走弯路,另一派则怒喷,梁军目的是要搞垮寒武纪,是卧底。

CTO梁军出走前后,种种诡异细节,也印证了寒武纪内部海思系和中科系的内讧。

对于寒武纪来说,这还只是公司发展的冰山一角。

初期寒武纪与华为相互成就

纵观寒武纪的发展,这家2016年诞生的中科系AI芯片明星企业,一直争议不断。

2017年,在梁军加入寒武纪的第一年,与华为展开了IP授权合作,让它一炮而红。

彼时,华为麒麟970对照片的识别处理吊打苹果,每分钟可识别2005张照片,远比苹果的889张要多,而这主要得益于华为麒麟970搭载的寒武纪1A处理器。

作为全球第一款商用终端智能处理器,寒武纪1A集成了55亿个晶体管,比苹果A10多了22亿个晶体管,但与此同时功耗却少了20%,因此让华为麒麟芯片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在此后两年中,华为与寒武纪的“蜜月期”还在延续,2018年为其贡献1.1亿营收,占寒武纪总营收97.63%,2019年分手之前,贡献6365万元营收,占比14.34%。

华为的加持,也让寒武纪的发展势如破竹。上市之前,先后融资6轮,迅速成为领域内独角兽企业,2020年上市之后,寒武纪的账上更是一度躺着49亿元现金流。

离开华为就急转直下?

只不过,好景不长,2019年华为基于自身自研战略考量,从寒武纪的合作伙伴变成了竞争对手。

2017-2021年,5年间寒武纪已累计亏损28.83亿元,2021年亏损8.47亿元,幅度进一步拉大至94.98%。

在这种情况下,股东纷纷减持,也成为外界看衰寒武纪的重要原因。

先是元禾原点,在2021年7月23日,寒武纪上市一周年,限售股解禁期一到,马上清仓减持所持有的4.54%的股份。

一周之后,另一大投资人国投创业也迫不及待减持2.80%套现。2021年2月22日,宁波瀚高宣布减持其所持寒武纪的1.82%股份,套现约6亿元。仅隔一天,苏州古生代创投、宁波瀚高、国投创业纷纷宣布减持。

至此,寒武纪已有元禾原点、宁波瀚高等多家股东清仓离场。连投资人都似乎看不到希望,迫切退场,那么寒武纪是否还有重新崛起的希望?

行业向上,寒武纪能否熬过严冬?

寒武纪的个体表现与国家产业政策相悖而行。近年来,AI芯片产业的发展一片欣欣向荣。

上至国家战略,下至地方规划,都在努力营造AI芯片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如2021年《“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将聚焦高端芯片等关键领域;

大环境向好,对于寒武纪而言,这是一个良好的信号。尽管眼下寒武纪遭遇了诸多发展难题,也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者,但从三个方面来看,寒武纪仍有崛起的机会。

一是寒武纪研发投入持续增加,这是技术立企的基础条件。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寒武纪研发费用分别为2986.19万元、2.4亿元、5.4亿元和7.68亿元,占到公司营收的380.73%、205.18%、122.32%和167.41%。

巨量研发资金投入,使得寒武纪积累了一大批核心技术。截至2021年12月31日,寒武纪累计申请的专利为2526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63项,另外还拥有软件著作权58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6项。

凭借这份技术实力,寒武纪在过去5年中,已经推出8款智能芯片产品,称得上是“芯片设计路上的狂奔者”。

如今,寒武纪已经成为国际上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

二是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到2021年6月底,寒武纪账上还躺着28亿元现金。

在芯片这个行业,充足的现金流意味着,寒武纪也有更大的机会熬过这个寒冬期。

三是寒武纪有了新赛道。

近年来,寒武纪由于其产品通用性不强的特点,销售网络难以全面铺开,市场拓展的难度急剧飙升。但与此同时,在TOG端,背靠中科院的寒武纪也走得顺风顺水。

根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寒武纪46.7%的营收来自珠海横琴新区商务局,18.3%来自西安沣东仪享科技有限公司,他们也是寒武纪第一和第二大客户。

2020年,寒武纪拿下了3亿元的南京智能计算中心项目(一期)智能计算设备采购项目;2021年12月,寒武纪再次宣布,中标江苏昆山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智能计算中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金额为5亿元。

或许在短期内,寒武纪扭亏为盈希望渺茫,但在“投资前置,收益后置”的芯片行业,产品从起量到规模化量产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我们应该给寒武纪时间。

对于寒武纪来说,机会一直都在,只是能否抓住,还需要时间检验。而这一次高管梁军的离职,是寒武纪2022年遇到的第一次“倒春寒”。




最后文章空三行图片.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