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模拟设计 > 业界动态 > 在芯片和汽车融合的大时代里,Mobileye跨界智能网联汽车的思考

在芯片和汽车融合的大时代里,Mobileye跨界智能网联汽车的思考

2021-11-13
来源:智车科技IV

人类关于自动驾驶的梦想始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可谓自动驾驶汽车的鼻祖,在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其Futurama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对未来自动驾驶的构想。但直到2015年前后,汽车行业才看到了实现自动驾驶的希望。到2018年,国内已经在探讨如何让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尽快落地和产业化。如今,行业上下已形成共识:人工智能(AI)技术与智慧城市尤其是智慧交通的紧密结合将推进自动驾驶的真正落地。

在以“智车智驾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1中关村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创新论坛上,Mobileye大中华区总经理童立丰分享了Mobileye针对汽车领域的一些规划和新的想法。

芯片和汽车融合的大时代标题

童立丰表示,Mobileye在自动驾驶领域超过20年的发展历史,恰恰是汽车行业公共出行与数字化管理平台关键技术融合的一个缩影。从早期的ADAS软硬件到现在自动驾驶行业的“井喷”式快速增长,整个行业已经从纯粹或者单纯的技术、基础产品演进到了新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行业在更多地思考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技术对于汽车和泛汽车,以及整个智慧化行业的发展能有哪些帮助?这些技术和我们日常生活出行过程中的各种应用怎么融合?

回到1999年,要为汽车装上眼睛的Mobileye在以色列成立,作为一家软件、算法和芯片技术公司,它一直专注于ADAS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其基于视觉系统分析和数据处理研发的车辆和车道线识别率能达到99.99%。

2012年以后,Mobileye在全球各地拓展了组织机构,以推动各地汽车行业和出行领域的业务发展。彼时Mobileye进入了中国市场,建立了专业团队,开始与传统汽车制造商,包括细分的交通出行领域接触,在ADAS技术和智能网联技术做了很早的布局。

Mobileye代表汽车开云棋牌官网在线客服的融合

2014年,Mobileye正式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以色列历史上最大的单体IPO项目。2017年,Mobileye迎来了业界的大事儿,也是芯片和汽车行业的融合的里程碑。英特尔以153亿美金全资收购了Mobileye,后者也成为了英特尔大家庭内汽车行业的标杆和推动者。

2020年以后,除了传统ADAS应用以外,Mobileye的自动驾驶技术也开始在全球大量落地。目前,在慕尼黑、纽约、东京等城市都有采用Mobileye技术的L4 Robotaxi项目落地。
这时,Mobileye自主研发的视觉处理器系统级芯片EyeQ系列产品已发展到第五代,具备了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前方车距监测与预警、行人碰撞预警、前碰撞预警等功能,可以让驾驶员提早采取应急措施,有效避免交通意外的发生。

EyeQ1、EyeQ2、EyeQ3、EyeQ4、EyeQ5技术对比

到目前为止,Mobileye EyeQ系列芯片在整车上的交付已经超过7500万片;全球每年有2000万辆新车搭载Mobileye的产品;有超过28家汽车主机厂和300多个车型都使用了Mobileye的解决方案。

跨界融合演绎新商业模式

智能网联或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是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Mobileye也在从传统汽车供应链中的ADAS供应商向为行业提供端到端或跨界融合解决方案的角色转变。

童立丰认为,接下来自动驾驶领域的落地除了研发方面的逐步迭代以外,更需要关注细分场景。Mobileye认为主要有三大场景:消费级自动驾驶汽车,它仍然是主流;自动驾驶出租车和自动驾驶巴士及卡车。它们分别覆盖To B和To C模式。在To C方面,需要有一定的周期让消费者体验、接纳和提升对新产品的认识,逐步渗透和推动。

可以看出,Mobileye的观点与一些厂商不太一样,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自动驾驶的最主要应用场景是To B,而只有在单车智能中融入了网联或车路协同后,才能让自动驾驶进入To C领域。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Mobileye对To B和To C的“一视同仁”。

当然,这并不发妨碍Mobileye对To B圈一些新商业模式的认知:能够使ADAS技术、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落地的两大场景一个是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另一个是自动驾驶小巴,就是最后一公里接驳、物流运输以及干线运输。

在To B场景中的落地除了技术可靠性以外,还必须考虑自动驾驶技术和细分业态能不能真正融合起来,商业环节能不能打通。所以融合是接下来5到10年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技术落地的重要标志。谁能把核心技术和行业应用场景高度结合起来,谁就能够快速推动行业的发展。

对于供应链上下游,包括Mobileye这样的底层技术供应商,甚至政府规划部门来说,在新技术的迭代过程当中,大家可能并不太关注它的成本。但是,一旦想要把技术产业化,商业模式就成为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环节。大家都认为,自动驾驶技术对于产业迭代的好处在于,采用自动驾驶技术的Robotaxi和其他车辆将具有更好的路径规划、更舒适的驾乘体验、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好的共享性,而最终的核心是能够降低成本,提高使用率,提高安全性。

随着行业更加成熟,与细分行业融合以后,就会形成新的商模式——MaaS(出行即服务)。Mobileye把MaaS分成五个层面。最上面的两层是自动驾驶系统,也就是Mobileye这样的系统提供商的方案,还有自动驾驶整车,这两个层次还处在研发和汽车制造端的技术迭代当中。4层和5层更多的是业态,网约车或者出租车领域,需要智能出行平台给用户来提供更好的服务,给驾乘人提供更好的体验。中间是融合的关键点,谁能够把更好的技术和更贴近市场化的应用服务结合起来,谁就能够打通整个出行行业。

抓住出行数字化机遇

童立丰认为,出行数字化变革给我们带来大量的机会。从技术本身看,需要有软硬件一体化、开放式平台生态体系来带动出行服务。这需要有非常多年核心技术的积累以及跟主机厂的合作,还要有经过验证的可以市场化的技术。Mobileye的数字化方案包括AI硬件、定制化软件和开放平台,通过提供核心算法、芯片,直到最后的产品,可以为车端硬件和行业生态合作伙伴打造更适合的出行方案。为了推动出行领域的变革,Mobileye打造了平台式的AI硬件产品ME 8(Mobileye 8 Connect)。ME 8搭载最新处理器EyeQ4和升级版摄像头,拥有最先进的防撞技术,在满足车规级要求的同时,适用于出行行业数据开放平台应用。ME 8产品可以提供多合一的ADAS功能,在单一产品上实现车道偏离、前碰撞、行人碰撞、车速监控、限速识别等,是集Mobileye 20多年ADAS技术积累之大成的产品。

在软件更新方面,配备Mobileye的车辆将通过网络自动接收更新信息。ME 8系统可以定期接收的软件更新,增添新的安全功能并改进现有功能。

ME 8改装式产品适用于任何车型,不管是下线后的乘用车辆,或者是商用车辆都可以进行简单的改装,搭载ME 8产品。
最重要的是,对于任何车队的车辆,无需购买具有ADAS功能的新车辆或等待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普及,即可先行体验上述功能。

ME 8可以为车队管理提供以下可付诸实践的数据:

驾驶员管理平台可接收关于 Mobileye 警报、车辆效率和 GPS 数据的分析报告,让车队管理者更好地了解驾驶行为并掌握运营情况。

为驾驶员提供自定义警报设置,可以根据驾驶员表现为特定驾驶员设置警报距离和灵敏度参数。

优化路线规划,通过事故高发区域识别、地理围栏和跟踪功能进一步优化路线。

基于ME 8平台,Mobileye针对不同业态和客户需求打造了不同的定制化产品。针对大型车辆转弯过程中的盲区安全隐患痛点问题,Mobileye基于ME 8平台开发了多摄像头车载方案神盾Pro,以覆盖大型车的所有盲区范围,包括前向盲区、转弯侧面盲区。通过独特的行人识别视觉技术,可以识别侧面盲区中的行人、骑自行车人,并实时跟踪。在目标物发生碰撞前提前给驾驶员预警,提前采取制动措施。

大型车辆盲区解决方案

目前的方案主要针对欧盟和中国盲区法规定制,已经在一些整主机厂和终端车队落地应用。2024年以后,欧盟将要求车辆在出厂之前就要配备相应的盲区方案,所以主机厂将在法规推动下基于细分场景实现硬件端的扩充。

如何跨界?

童立丰举例说,在细分行业落地过程中,Mobileye硬件技术的系统化可以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分析表明,随着ADAS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整车安全性势必得到更好的提升,安全性带来的成果是使事故率大幅下降。那么,作为汽车生态链一环的保险公司就能够从中受益。安全性提升后事故少了,保险理赔就会减少,所以未来技术的应用会更多地改变整个生态模式,使泛汽车领域有更多的应用方参与进来。

某主机厂曾对驾驶员行为因素对保险费用的影响进行了测评,从中可以看出自动驾驶相关技术和保险之间的关联性。这家主机厂给出的许多技术点都与减少事故、降低保险理赔直接相关。正是这些因素为跨界应用提供了契机。

自动驾驶技术和保险之间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利用摄像头相关核心技术,Mobileye提供了更多数据维度来关联驾驶安全性与保险之间的线性关系。其中包括整车情况、ADAS系统的作用、ABS触发次数、车道偏离次数、车距保持情况的分析,为保险理赔提供了有用的依据。

驾驶行为分析

现在,越来越多的主机厂或者车队都在逐步将自动驾驶技术和跨界应用结合起来。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只是众多跨界融合当中的一种应用,随着业态越来越成熟,各行业参与者不断增加,将有更多的应用可以被开发出来,同时使自动驾驶行业的规模性和丰富性,以及更有价值的服务和用户体验与日俱增。- End




最后文章空三行图片.jp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