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人工智能> 业界动态> 在 VR 里沉浸式办公 4500 个小时是怎样的感受?

在 VR 里沉浸式办公 4500 个小时是怎样的感受?

2021-10-29
来源:CSDN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办公

  我漂浮在太空中,四周环绕着银河系的壮丽景象。一个电影院大小的屏幕微微弯曲,悬挂在我面前,一切尽收眼底。八个不同的窗格里闪烁着代码,就好像一块宝石的各个琢面,可以由此窥见负责处理每天数千万美元交易的系统的大脑。

  一块制图板模样的通信控制台就在我触手可及的位置,我通过它与同事快速召开了一次交流研讨会,上面还显示着我的会议安排、各种 API 参考,还有一个现实世界的摄像头画面。我的左边是一块接一块庞大的代码阵列,一个两层楼高的纵向显示器显示了当前任务的描述文档,最上面是音乐播放列表。我调整了一下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上述并不是 Ernest Cline 小说中的场景,而是我如今的日常工作。最近一周,我通过虚拟现实工作了40~50个小时,之前的一周也是如此,实际上在过去的两年半中,每天都是如此。虚拟现实的应用不仅限于娱乐和游戏,还有锻炼、冥想、创造力、社交等,但在本文中,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利用虚拟现实专心以及高效地工作。

  没错,我每天可以沉浸式地工作 8~10个小时。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技术上是如何实现的?现实生活中不会有人打扰吗?很多人对虚拟现实软件吹毛求疵,或者说该软件不符合关于如何工作的一些先入之见。尤其是 Reddit 有很多反对者,对此我想引用下面的一句话来反驳:

  人们都说“这事儿做不成”,但却总是被做成的人打脸。

  ——Puck(https://quoteinvestigator.com/2015/01/26/doing/)

  纵观技术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很多概念和新奇的想法看似注定会走向失败,结果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大多数并不是天生就“完全成形”,随着我们的成长和适应,这些技术需要经历几代才能得到发展和被采用。当然,我的这种工作方式并不适合所有人,至少目前还不行,这只是我目前从事计算机工作的方式。

  我的工作与虚拟现实(VR)无关,我只是通过 VR 从事老套的常规编程、信息系统开发以及办公室工作。我采用的策略和工具适用于目前任何计算机和通信工作,而且适用于未来所有的工作。从海滩到近地轨道,只需要单击一下鼠标,“远程办公”将呈现出全新的维度。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这些,你又为什么要在意?

  为了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来回顾一下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热潮:当时计算机极客看到了计算机工具的巨大潜力,他们花了很多时间研究技术本身,努力将最先进的技术转化为可供普通大众使用的产品。但那时的计算机非常笨重,调制解调器在连接时还会发出尖叫,并不是每个人都对它们感兴趣,但时至 2021 年,世界上有一半的人手里都拿着时尚袖珍电脑,还连接到了信息高速公路。

  如今,虚拟现实就像下20世纪80年代的个人计算机:技术极客非常热衷,但对消费者来说非常新奇。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情将改变这个世界,尽管如此,虚拟现实的 DNA 已成型,而且不需要再过 40 年就能改变世界。

  关于第一个问题:自 2019 年 4 月以来,我就成为了一名全职的 VR 工作者,我通过虚拟现实工作了大约 4,500 个小时。毫不夸张地说,我在全球VR 用户中名列前茅。我花了大量的时间观察该领域的发展,并推断未来的可能性。虽然对于未来的发展,我并没有坚定的看法,但我希望通过本文分享我的经历。

  下面,我打算简单地介绍一下我的工作体验,并让人们思考、谈论和追求各种可能性。

  定义“虚拟”

  通常,“虚拟现实”指的是头戴式设备,该设备可以向用户呈现计算机生成的 3D 环境。VR 提供的交互性和视觉反馈类似于现代视频游戏机或模拟器,只是由于规模感、存在感以及 360 度的视野而更具吸引力。

  有些设备还融合了物理环境,例如“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或“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统称为“扩展现实”(ExtendedReality,XR)。在文本中,我们只讨论 VR。

  VR只是“虚拟”环境与抽象发展过程中的最新一次迭代,这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进化步骤。书籍是一个很好的概念环境的例子:真实或虚构的演员、事件、环境和想法的模型,只不过是静态的,时间也定格了。剧院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一种人工(虚拟)场景,作为动态共同体验呈现给观众。

  纵观整个历史,技术在不断完善和传播这种共同经验。后来,剧院变成了电影,然后是电视,然后是动态交互式视频(即游戏):从舞台到银幕再到 LCD。音乐以及音频表演也是如此:现场的表演催生了留声机以及后续产品:家用立体声音响、扬声器以及随身听,使其离“用户”越来越近。

  100多年前,我们就将虚拟音频绑在我们头上,而如今消费级虚拟视觉终于达到了同样的水平。这些视觉效果带来了空间和比例的错觉,并且可以轻松地将物理动作转换为上下文非常丰富的命令。动态、反应灵敏、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我们的感官将模拟环境感知为我们的居住空间,即我们的虚拟现实。

  与计算机生成的世界互动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神奇体验,但从定义上讲,这种体验是无形的,除非通过一种介质将这些行为与非虚拟结果联系起来。在有些场合下,这种技术有很大的优势,例如重型设备训练或排练医疗程序。而同样由于无形的活动,那些原本只是通信或数字产品的活动带我们进入了信息经济中的计算机工作,即“私人办公室”。

  设置

  我们需要使用计算机,只不过是在 VR 中。这样做有几个原因,我将在后面介绍。首先,我想声明一下:在目前的个人计算机阶段,工作仍是工作,会议仍然是会议,使用 VR 体验沉浸式工作的价值在于,可以提高工作的舒适度和生产力(再加上我对这种技术的痴迷)。大多数软件都是常见的办公软件:谷歌产品、Zoom、Slack、电子表格、文字处理器、IDE 等。

微信图片_20211029155833.jpg

  图:笔记本电脑→VR 服务网站→路由器→WiFi → 头戴式设备 → 惊喜

  我使用的是普通的笔记本电脑,虽然比较强大,但不是游戏 PC,并且远低于 VR 要求的规格。我的计算机不生成虚拟环境,只负责运行常规办公软件,但添加了一个重要的附加功能:一个小型代理程序 Immersed(https://immersed.com/),它将屏幕内容编码为视频流,并通过 WiFi 将传输到 VR 头显。

  我使用的 VR 头显是Oculus Quest 2(大约 300 美元),它可以接收这些视频流,并在生成的环境内呈现这些视频流。这是一款独立的无线设备,不需要PC就可以运行软件(大部分时间),虽然牺牲了更高端的性能和图形质量,但换取了移动自由以及可在任何地方使用的便利性。我目前的状况,从 PC 上的视频编码,经过 WiFi,到VR 头显的显示平均约为 3 毫秒,我使用的是几年前的5GHz 接入点。3 毫秒远低于人类的感知,感觉就是在一瞬间完成的。

  布局

  最近,我使用的是三屏设置(我还有其他的布局可用于不同类型的工作):当前工作显示主屏、参考资料显示屏(纵向,其中显示了当前任务的详细信息和材料,还有一个音乐播放窗口),还有一个横向的小屏幕(显示通信、日历、代码文档等)。

微信图片_20211029155903.jpg

  其中一个显示器对应于笔记本电脑的物理屏幕,另外两个是纯虚拟的:75% 的像素是通过 VR 虚拟出来的。笔记本电脑以为它们是真实的,应用程序运行良好,但看到它们的唯一方法是通过头显。我还可以添加更多显示器,Immersed 最多支持五个这样的虚拟显示器,但我还使用了一个屏幕内容管理器(也被称为“虚拟桌面”),这样三个显示器就相当于最多15个显示器。这样就可以最大化我的视野和注意力。

微信图片_20211029160051.jpg

  图:人眼能看到的不止这么多,但这个 VR 虚拟环境的视野范围已经超出了人眼能用得到的范围。

  很意外的是,这些超大显示器的分辨率均达到了平均水平:1080p(参考资料显示屏、通信显示屏)和 4k(主显示屏)。光看数字,这个分辨率也没什么大不了,尽管已经是路边广告牌显示器的 25 倍以上了。其实,分辨率还可以更高,但这是我计算出的像素对应性(更多内容见下文)、计算机性能和延迟之间的权衡。应用程序针对可读性和清晰度进行了调整,强调信息密度,同时不应该出现锯齿,并提高平滑度。最后的结果是,主屏幕上的字符数为 511x129:66,000 个字符可以显示很多代码,相当于4~6个IDE 窗口的宽度(足以在一页之内显示本文整个文本的1.5倍)。

  输入是通过标准的键盘和鼠标(我还使用了轨迹球),每个应用程序界面都浮在空中,或者像电影《少数派报告》一样挥挥手,这些都不算什么(坦白说,一天下来感觉很累)。其他工具运行良好,例如语音识别或图形输入板,但不适合编程。我是盲打,所以看不到键盘也没关系,但是你也可以选择使用虚拟将其带入环境,或者通过头显跟踪摄像头的方式看到周围的环境(参见视频: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rQhxol7rPw&ab_channel=VirtualRealityOasis)。

  由于我只需要一个键盘、鼠标和一个办公位,所以我已经完全抛弃了传统的办公桌。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坐在地上,偶尔站起来放松一下,或站着工作。我会根据当前任务的舒适度和效率(例如阅读电子邮件或研究与编写代码)进行调整,如果我需要锻炼或冥想,思考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或者玩一会儿游戏,则可以利用我的整个房间。

  小贴士

  下面是一些小贴士,按照大致的重要性/实用性排列:

  1、找到适合眼睛的最佳位置。调整 IPD和镜头对齐:左、右、上、下、距离和倾斜。一次调整一只眼睛。像素不是均匀分布的,最佳位置正中间的密度最高,从而模拟出中央凹的敏锐度。

  2、如果需要矫正镜片,请购买插入式镜片:这种镜片比戴眼镜要好,而且我发现比戴隐形眼镜也要好。对于像我这样的散光近视(-7.5),这种镜片比大多数眼镜都便宜,而且因为我一整天的工作都需要戴着它,因此这笔开销完全合理。

  3、清洁镜片。不管你在看什么,确保能够透过镜片看清楚!镜片内外都需要清洁,跟踪摄像头需要完整地显示现实世界,因此不能有污迹。

  4、头显也需要清洁:定期擦拭除菌,可以让你保持健康和愉悦。无渗透的接触面也有帮助(例如,聚氨酯或硅胶界面)。

  5、以像素对应性为目标:虚拟屏幕是图像的图像,这意味着头显的分辨率和像素密度是制约因素。虚拟渲染屏幕的像素密度与头显的像素密度越接近,图像就越清晰。Quest 2 的分辨率为 1832x1920/眼(Vive Focus 3 的分辨率为 2448x2448/眼),显示器可以比这更大,但如果最大可见度接近 1:1,则效果最佳。

  6、不必模拟物理屏幕配置!虚拟显示器可以是任何尺寸,可以放在任何位置,不需要模仿对应的物理物体。墙壁、剧院、背景、桌面、环绕,一切皆有可能。

  7、在同等视野下(占用相同的视觉空间),“大而远”比“小而近”更舒适,但由于聚集点的差异,对眼睛来说“远”更放松。

  8、避免长时间转动颈部、头部倾斜或保持其他静态姿势。多多转动身体,不要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

  9、良好的 WiFi 很重要:最大化带宽,最小化跳数。干净的 5ghz 频道将为你提供 866mbps,如果可能的话,路由器应该直接放在在头显和电脑之间,或者至少使用网线将电脑连接到路由器。

  10、阅读或观手册。了解具体的使用方式。耐心地调整至完美的环境,可以带来非凡的回报。

  体验

  无论是截图还是视频都无法表达出这种体验的庞大和宏伟。下面这些图片根本无法体现我在头显中看到的一切,这些图片分辨力太低,视野被压缩了,而且缺乏深度和规模。下面这张图实际上是一张行政办公桌的大小。代码就像 IMAX 影院,一眼根本看不过来。

  实际使用感觉如何?一句话形容:舒服。除此之外,还有高效多产。我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屏幕的大小,而且还可以重新定位、添加或删除尽可能多的屏幕空间。我不必眯着眼睛或前倾、伸长脖子、寻找刚刚打开的应用程序窗口,也不必费力地寻找地方放置窗口。过去的种种弊端和妥协都不见了,我可以将应用程序放在顺手的位置,一目了然,而且不会阻挡其他窗口。一整天我需要不断移动身体和视线,一天的工作结束之际也不会觉得身体僵硬,而且眼睛也不会过度疲劳。

  全权掌控视觉环境,就像为我的眼睛使用降噪耳机一样。我可以选择最适合亮度和对比度,就像将一台亮度有偏差的电视机的对比度调整到最小一样。我漂浮在星云中,阅读着 IDE 黑色背景中的代码;或者在落日的云景中,制作 ppt;或者一边眺望热带环礁湖,一边浏览电子邮件。我可以在完美的氛围中全神贯注地做任何事情。

  出于实际考虑,我更喜欢简单的 360 度照片而不是精心制作的环境:我的显示器比任何已有的室内环境都大,你没办法将电影院强行塞进咖啡馆。我可以选择的环境很多,我希望随着该系统的不断成熟,可选择的环境也越来越多(最终融入现实世界的增强现实元素)。目前可供选择的场景包括:窗外雪花轻轻地飘落,一座高山小屋内壁炉里燃烧的木柴劈啪作响;时髦的咖啡沙龙(与其他用户一起闲逛的热门场所);各种时段以及天气下的开放式木屋;宏伟的瀑布广场等等。除了管理性能之外,对于环境没有限制。

  我发现摆弄这些环境也很有趣:在咖啡店的环境中,我在一个屏幕上将一面墙换成了一件艺术品,并将其变成电视,从而获得更逼真的氛围。在广场上,我重新创建了一个演讲厅:用一个显示器作为放映幻灯片的投影仪,另一个作为讲台放笔记本电脑和演讲者的笔记,前排还有一个“讲话计时器”显示器。我在上面练习了公司半年一次的外出活动(疫情之前)上的演讲,走完整个流程,我获得了那周最高评分,与现实世界的排练几乎完全一样。

  这种舒适度和生产力不是自动的或偶然的,而是我有意识地改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作方程式中的人为因素。当然这种工作环境也不是没有限制,只不过我换了一种妥协的方式,针对更符合需求的不同问题进行了优化。我按照日常时间表工作,习惯了头显的重量和舒适度,根据需要管理办公室的温度和气流,并定期清洁接触面。我会定期休息,补充水分,伸展双腿,并给自己充电。

  此外,我还简单地给头显添置了一些配件,我用更厚的聚氨酯皮革换掉了普通的面部泡沫(30 美元),将捆绑带换成了Halo支架(50 美元),并添加了近视镜片(70 美元),这样就不需要眼镜或隐形眼镜了。与 Quest 2 的基本款价格相比,成本总共增加了 50%(不是我支付价格的50%,我订购的是一个拥有更高存储容量的型号,而且这只是我最新的头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我觉得这笔投资很有必要。

  应用程序方面也有一些令人愉快的惊喜。在虚拟环境中使用常规软件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需要更多的手臂运动。但也有一些不同,你不仅可以纵观全局,同时还可以辨认出细节,即森林与树兼具。一个很突出的例子是MURAL,当你可以利用一整面墙(或电影屏幕)时,就可以感受到创造力与共同理解的崇高体验。

  一些老式工具也有类似的超级体验:tmux/vim 可以向八个方向拆分多个文件、终端、单元测试和日志,不论环境有多复杂,都能帮你维持每项工作的思维环境。

  异地共处:共同的体验

  会议的最佳召开方式依次为:面对面、VR、MURAL 和 Zoom。作为一名远程工作了很多年的员工,“面对面”对我来说是非常罕见的,所以我使用 VR 来保持共处一室的感觉,就好像与其他人在同一个房间,尤其是当遇到良好的空间音频时。手部追踪可以实现有意义的手势和动画表达,尽管屏幕上仍然是卡通角色,但我们可以顺畅地交流,大脑明白这些虚拟卡通角色就是你认识的熟人,你们可以彼此交流,不会因为不够现实而词不达意。

  我将再次提到 MURAL ,因为在与 VR 协同工作时我有一个重要的发现:有时大家在同一个房间,看着同一个屏幕开会的形式可能比较好,而且这也是全球会议室的标准,但是“死于PPT”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为了打破 PPT 的桎梏,我们需要让每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阅读内容,并且能自行控制内容的浏览,对于某些内容来说,这就是一大进步。但如果仍然采取幻灯片的形式,那么你不过是发明了“TiVo 会议”,谷歌文档是一种改进,但仍受其线性的限制。相反,MURAL 的画布可以让人们轻松地浏览各种想法及其联系,并根据需要向前、向后和四处跳跃:有了上下文,人们才能将看到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理解。从人们提出的问题、对话中的亮点以及“房间内”的参与度就可以看出孰优孰劣。

  重点在于采用何种方式:在沉浸式软件中,人们可以进入同一个空间,并选择是否相互共享屏幕。我可以坐在某人旁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巨大屏幕,彼此之间完全看不见,但交谈完全没有障碍。共享的交流空间,独立的生产空间。这有点像每个人与想象中的朋友(屏幕)一起出去玩,而且在协作过程中还没有任何干扰。这是一次真正的体验之旅,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由。

  为了与不在 VR 中的人会面,或者如果我有一个视频通话需要发言,而不仅仅是坐在一旁听,我一般都会使用虚拟网络摄像头以卡通人物的形式出席。对于大多数团队会议来说,这就足够了,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我以虚拟人物的形式出现。然而,对于敏感或个人的事情,我会使用网络摄像头。

  关于 VR 协作的讨论不在文本的讨论范围之内。该领域正在迅速变化,有很多选择和考虑因素。除了上述之外,我想说的是,虽然 VR 并不完美,但它既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工作,还能保证生活质量,所以仍然是我的第一选择。(如果在办公室或其他地方,我仍然会戴上耳机,将我的小隔间变成一个巨大的空间)。

  为什么要煞费苦心使用 VR?

  为什么我要付出这么多努力,打造 VR 办公空间?除了对技术的热爱,还有什么意义?

  技术就是为了武装我们:以相同或更低的代价完成更多的工作,或者尝试其他不可能的新活动或工作形式。为了建立有效的策略,并被采纳,技术需要在规模上取得平衡。一些用户是为了追赶时尚潮流,但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可衡量的优势。

  ●成本:即使使用更大容量的头显和配件,我的全部支出也远低于传统的多显示器配置。

  ●专注:在无干扰环境中办公,总产出、工作质量以及持续时间都高出基准 20%~100%。隔离是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远程办公的人都知道拥有一个独立的物理工作空间很重要,防止工作与生活互相干扰。将工作空间限制在现实世界不可见的原宇宙中,可以保持良好的切割,摘掉头显或退出应用程序就完全退出了工作。

  ●灵活性:适应性范围更大了,VR提供了现实中不可能的选项。屏幕可以根据人体工程学(重新)定位,以适应各种姿势和空间,让狭窄的居住空间变得像高管的办公室一样舒适。我可以从酒店办公,意味着即便外出也不会耽误工作。

  无障碍环境:这种配置的视觉特性有利于视力正常的人,但尽管具有这种排他性,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对比度和光照之后,也可以提高有视觉缺陷的人使用计算机的便利性。你可以使用各种非传统的座椅或书桌(或床),以适应各种行动不便或身体有困难的人。以我个人为例,在使用 VR 办公几个月后,我的脚部不幸骨折,四个月无法站立,尤其是头两个月需要抬高。我无法坐在办公桌前,头几个星期,我需要把脚抬高,所以我只能坐在客厅的躺椅里。但有了笔记本电脑、头显和多显示器设置,我依然可以正常工作。

  VR无障碍环境仍在开发中,最终将包括更广泛的功能:颜色和其他视觉适应、运动衰减或其他运动以及神经肌肉的问题、导航和记忆辅助(可以利用 AR 结合虚拟以及物理环境)、神经多样性管理工具等等。如此完整地控制感官体验以及调节物理控制的机会将开启一系列超越目前最先进技术的可能性。这种包容性不仅仅是生物学和神经学的适应:许多社会经济障碍也会在 VR 中减少或消失(尽管电力、带宽和头显在成为世界许多或大部分地区依然是个问题,前路还很漫长)。

  弊端

  VR沉浸式办公也有一些注意事项,而且可能不太适合某些人或某些情况。

  由于视线被遮挡,你失去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而且在使用头显的情况下,隔离造成的认知障碍可能会成为问题,甚至带来风险,因此必须确保周围的环境安全可靠。其次,长时间佩戴头显需要一定的体力,调整到最佳光学位置,建立适当的平衡,并确保重量分布均匀,保持温度,清洁和保养设备等。

  目前的这些设备非常笨拙。这种办公形式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必须容忍不稳定,承受在配置设备协同工作时的各种折磨,调整一些蹩脚的工具,并保护好我精心组装的纸牌屋,保持其稳定。这个领域正在迅速变化,alpha 和 beta 的产品到处都是,每个人都需要频繁适应他们引入的新约定,仅仅熟悉 VR 还远远不够,这条技术链中的每个产品都需要学习。

  即使制定出标准约定,整个生态圈趋于稳定,并出现一流的产品,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这么大的屏幕空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利用,或者能够对外界视而不见。相反,VR 对于某些人来说还不够好:缺乏分辨率、带宽、功能、硬件质量、物理外形等。此外,还有一些出于原则或政治理由的反对意见,例如 FaceBook 与 Oculus 硬件的绑定(FaceBook 提供了一个企业版本的头显,不需要 FaceBook 账号,但同等硬件的价格要高得多,尽管仍然没有 Vive Focus 3 那么贵)。

  我觉得通过当前技术来看,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我在这些工具中付出的每一份耐心,都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了回报,我很高兴,而且还将继续使用现在拥有的一切。

  未来

  成功的消费者技术通常都会朝着更小、更轻、更快以及无处不在的方向发展,VR 也不例外,而且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新的突破、功能和外形都会出现,并与我们依赖的其他技术一样与日常生活无缝集成。我们将生活在一个现实与幻想交织的世界里,模拟与实体将不同程度地融合在一起。

  现实主义将会增加(可能会成为超现实主义),我们感知模拟对象和环境并与之交互的能力将无法通过感官来区分。随着系统解读动作并投射到现实世界中,模拟环境中的动作将产生物理后果,远程呈现将实现巨大的飞跃,消除时间和距离的限制。除了如今的无人驾驶、远程手术等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远程眼”看到远方,并通过“远程手”工作。

  显然我们与这样的未来还有一段距离,而且为了“成功”还有很多繁重的任务需要完成。我在本文中介绍了许多我个人的配置和体验,但从长远来看,必须以抽象的角度来观察问题。工具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塑造自身,而我们又会怎样使用它们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参考以往的使用方式,并找出为什么要这样使用;如果能够理解意图,也许就能知道前路在何方。

  回到“虚拟”的定义,虚拟进化的动力是一种“公共神经假体”,简单来说就是“思维共享”。人类一直在通过分享记忆、组合观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本质上是一种众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给这些信息交流渠道增加了娱乐的价值,但其核心(即将认知的各个方面外在化并与他人交换)从未改变。我并不想在此讨论分享的价值、政治和经济,只想说明分享本身非常关键。

  发明更好的传播知识方式,可以增加组织的弹性并扩大组织。使用更好的技术来增强交流,而科技也能得到更快、更有潜力的回报:增加保真度、减少障碍,可以实现更好的信息流动。

  “增加保真度”不仅仅意味着真实性,虽然的确可以让事物看起来更“真实”,但并不是分享想法的全部。我们的交流需要与自然思维过程保持一致,也就是使用与思考相同的方式进行交流,减少翻译带来的损失。事实证明,人类最好的思考方式之一就是空间。

  我们的思想将与我们塑造的世界交织在一起,利用“心理剧”等方法,将潜意识的意义与外化的对象和元素联系起来。我们将穿梭于自己的脑海,有意识地塑造自己。

  将所有这些与我们的物理环境交织在一起,并实现真正共享的体验,就能实现一种协作认知:协同思考。

  如果这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那么现在的新兴机遇就是以人为中心的信息理论发展,即使用神经科学将空间导航和认知作为起点,以此开始构建,塑造环境并引导语言、工具与系统的创建,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

  正如我之前所说,对于未来的发展,我并没有坚定的看法,但我喜欢这个想法:使用技术来建立相互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1.png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