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人工智能> 业界动态> 华为云中文预训练模型发布:全球最大、千亿参数,逼近人类神经元

华为云中文预训练模型发布:全球最大、千亿参数,逼近人类神经元

2021-04-28
来源:量子位

  还是熟悉的华为开发者大会 (HDC),还是熟悉的余承东

  也还是一贯地擅长宣布“世界第一”:

  业界首个千亿级生成与理解中文NLP大模型。

  业界最大的CV大模型。

forward (15).jpg

  这就是余承东刚刚发布的大模型,名曰华为云盘古大模型。

  要知道,千亿级的参数规模,可是已经逼近人类神经元的数量了!

  余承东激动地介绍道,“这是今天最重磅的产品”!

  (随即,现场掌声如雷)

  这届华为开发者大会在熟悉之余,也有所不同:

  • 不一样的身份:这一次,余承东新增了一个身份,华为云CEO。

  • 不再“硬”的产品:这一次,没有手机、电脑和芯片,而是偏“软”的开发者产品。

  余承东在现场也表示:

  云是ICT产业的未来,开发者是产业发展的灵魂。华为将继续开放技术创新能力,携手开发者、伙伴共同加速行业全面云化和智能升级。

  云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云,是21世纪的未来。

  拿下“第一”的最大AI大模型,有多强?

  如其名,盘古,煞有开天辟地之势。

  怎么说?

  先观其貌,横揽AI领域四大热门方向:

  自然语言处理(NLP)大模型

  计算机视觉(CV)大模型

  多模态大模型

  科学计算大模型

  很明显,相比于现有的大模型,盘古并不是“单项”选手,而是全能型的那种。

  再闻其详,纵达业界能力之最:

  华为云盘古NLP大模型:是业界首个千亿参数中文语言预训练模型,预训练阶段学习了40TB中文文本数据,是最接近人类中文理解能力的AI大模型。

  华为云盘古CV大模型:是目前业界最大的视觉预训练模型,包含超过30亿参数。

  具体而言,盘古NLP大模型在权威的中文语言理解评测基准CLUE榜单中,总成绩及分类、阅读理解单项均排名第一,刷新三项榜单世界历史纪录,总成绩得分83.046。

forward (14).jpg

  而盘古CV大模型,则在ImageNet 1%、10%数据集上的小样本分类精度上,达到了业界最高水平。

  但最重要的,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真·奥义,还真不是拿下各种“第一”秀肌肉。

  一言蔽之,实则直击痛点,毕竟天下苦AI开发久矣。

  即便到了现在,AI开发的过程,较为贴切的比喻应该是“作坊模式”,换言之,就是需要手动的工作太多、太频繁。

  具体而言,常常困扰AI开发者的问题包括,从零开始、独立调优、艰难迭代、推倒重来……

  若是再聚焦到“千亿参数”的规模,要训练这样的模型,还需要开发者手工编写大量的并行、切分和通讯代码。

  (啊~多么痛的领悟)

  讲真,明明从事AI的开发,但这样真的很不AI。

  此局又该如何破解?

  工厂模式,了解一下。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的开发模式,是“预训练+下游微调”,这也是与目前全球主流大模型(如Bert)所匹配的一种模式。

  简单来说,这种模式的一大优点,就是拥有极强的泛化能力。

  也就是说这个模型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同样的一个模型,可以在多个场景中适用,而且还是非常复杂的那种。

  不仅如此,数据量少、小样本,也是困扰AI开发者的一大难题。

  而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却可以做到在少量样本的情况达到高精度,在这方面超越了GPT系列。

  “功夫”已经展露,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

  华为云盘古大模型,是如何炼成的?

  左手CANN算子,右手MindSpore框架,主要依托的便是这两大“基本功”。

  CANN是华为推出的异构计算架构,2018年推出1.0版本至今,已经迭代到了3.0版本。

  目前不仅使用于推理、训练场景,还能够实现“端边云协同”。这就意味着不必在不同的终端,再去开发不同的算子,大大提高了效率。

  例如基于CANN,就能让ResNet-50模型的训练时间降低到28s。

  MindSpore则是华为于2019年推出的全场景AI计算框架,其中的一大特色,就是具有全自动混合并行方案。

  而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基于二者之外,还融合了三种并行技术:模型并行、数据并行和流水线并行。

  如此一来,开发者就只需要编写单机算法代码、添加少量并行标签,就可以实现模型训练的自动切分。

  举个实战例子,用盘古训练超大模型静态图,性能直接提升了40%之多!

  以为余承东站台的活动,仅仅就“重磅推出”了个盘古?

  No,No,No,事情定然没有这么简单。

  同级别!同分量!还有五大产品和服务:

  华为云CCE Turbo容器集群:从计算、网络和调度三方面,让容器更加强大。这也是业界唯一支持100%容器虚拟化的集群。

  华为云GaussDB(for openGauss)数据库:让核心数据库上云,与传统分布式数据库相比,在性能、弹性、可用性方面更强,是金融领域安全级别的那种。

  可信智能计算服务(TICS):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解决数据难开放、共享流通的问题,而且无须转换就能适配业界主流的大数据应用场景。

  华为云CloudIDE智能编程助手:可以实现“让程序自己写程序”,还能随时随地、使用任何终端在线编程。

  多样性计算基础软件:云的创新离不开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根技术的支撑。如果说处理器是计算产业的“芯”,基础软件就是计算产业的“魂”。华为将围绕鲲鹏、昇腾构建多样性计算产业,尤其是在计算基础软件上持续投入,构建了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AI计算框架等全套计算基础软件栈,使能多样性算力,支撑华为云的产品和服务创新。

forward (13).jpg

  而从华为云此次发布的新品中不难看出,所围绕的一个核心人群,就是开发者。

  这也是华为云明确做智能世界“黑土地”定位以来,为开发者增添的又一笔宝贵的资源。

  正如华为云所述:

  为开发者提供技术支持,并提升开发效率和质量。

  这是华为给开发者所带去的,反之,站在开发者角度,一个问题便由此浮现。

  开发者们能从这块“黑土地”得到些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的是在华为云的“黑土地”中,有什么?

  华为云最早在2015年提出了“沃土计划”,并在2019年发布了“沃土计划2.0”,目标非常明确且简洁:

  坚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推动产业繁荣发展,5年发展500万开发者。

  2020年,华为在沃土计划2.0计划上,总投入已经达到了2亿美元 (约13亿人民币)的规模。

  长久以来所坚持,也让华为云的这片“黑土地”养分更足。

  就在4天前(4月21日),在国际知名研究机构Gartner的报告中,便对当前的云市场做了最新解读:

  云计算IaaS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全球市场规模达到643.9亿美元。

  而针对华为云这一块,Gartner也给出了肯定的评价:

  2020年,华为云全球IaaS市场排名上升至中国前二、全球前五,主流厂商增速最快,成为全球五朵云之一。

  再具体一些的数据显示,华为云所保持的增速高达168%,而且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位居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第二。

  在现场,余承东介绍完如此成绩,激动地感谢道:

  感谢有你,一路向前!

  这些是华为云在市场的表现,那么回到开发者,目前又吸引了多少人呢?

  超过240万。

  其中,华为云开发者累计已达180万;鲲鹏和昇腾开发者累计超过60万。

  而能够吸引如此庞大开发人群,原因还是在于华为云黑土地给他们提供的价值:

  坚持云优先,优先选择用云方式为客户提供IT基础平台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云解决方案优先、云服务商业模式优先、云伙伴优先。

  持续聚焦系统和架构创新,强化软件,让黑土地更肥沃。

  全力支持开发者基于“黑土地”构建面向千行百业的应用。

  而华为开发者大会也正是“黑土地”的具体展现形式之一:

  在这场面向开发者的技术盛宴中,开发者不仅可以体验和分享最新的ICT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创新和应用,还能与业界大咖、华为科学家、顶级技术专家、天才少年和众多开发者直接交流,切磋技术。

  深度参与openEuler、openGauss、MindSpore、KubeEdge、Volcano等热门开源项目;与Linux、Apache、CNCF、Rust等社区大牛探讨最新开源技术,了解异构计算、光计算、超现实与全息等前沿理论和未来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这届的华为开发者大会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第一次与全国各大高校联办。

  不仅一改以往办会地址,将主会场放到了深圳大学城之中与此同时,还设置了超过20所中国985/211高校分会场。

  这也不难从侧面反映出华为云对开发者(尤其高校)的重视。

  而且从此次大会的议程设置方面,也能体现这一点:

  1场Keynote、10场峰会、70+场扫地僧见面会、100+场专题演讲、40+场开发者训练营……

  完完全全就是围绕“开发者”而展开。

  毕竟,华为云认为“每一个开发者都了不起”:

  在数字时代,开发者就是时代的弄潮儿,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更是企业创新的动力和产业的灵魂。

  如何评价?

  软,着实够软。

  这或许是此次HDC最直观的感受之一。

  华为云要做的是一块“智能世界的黑土地”,而众所周知,对于一块土地来说,越肥沃就会越软。

  这也与华为云所要聚焦的点不谋而合:

  聚焦系统创新、架构创新,强化软件。

  然而细数过往经历,这不是华为第一次体现出“软”的一面。

  早在去年的华为HAI大会上,作为与华为云能力密不可分的昇腾,便脱去了硬件实力的光环。

  软件平台全面铺开,站上了C位。

forward (12).jpg

  当时,华为表示:

  极致性能,让AI计算触手可及,极简易用,让AI计算无处不在。而这个过程中软件是必需品,也是发挥硬件性能的核心。

  而更早的,在2018年10月的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在发布AI战略时便推出了异构计算架构CANN 1.0和一站式AI集成开发套件MindStudio,为现今的软件生态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今天华为云发布的六大产品,可谓是给这片黑土地注入了更加肥沃的“软实力”。

  除了“软”的感官之外,这届华为开发者大会让人印象深刻的第二点,便是华为对云的重视。

  一方面体现在了“云优先”的战略,以及在会中强调的华为云市场表现。

  另一方面,华为云的组织架构有重大调整。

  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但如此布局背后的原因,细分析下来可以大致分为三点。

  首先,从趋势角度来看,云是ICT产业的未来。

  据Gartner预测,到2025年,企业传统数据中心将关闭90%;而与此相对的另一个预测则表示,届时全球企业云技术使用率将达100%。

  如此可见,全面云化已经是一种未来趋势。

  其次,数字化和智能化,需要云原生的能力。

  据预测,到2023年,云原生应用占比将达80%。以华为为例,基于云原生的能力,研发系统部署和资源使用率提升10倍以上。生产系统部署从过去2小时缩短到10分钟,一次变更成功率提升10%。

  最后,AI已经成为生产力,企业AI的开发也需要“工场模式”。

  依旧是以华为为例,将AI引入到工程交付的各个环节后,一年节约成本超过60亿元!

  这也就非常好的解释了,华为在云、软件生态和开发者上大力付诸行动的缘由。

  最后的最后,基于此的下一步,又该怎么走?

  对此,华为在此次开发者大会中也有所透露:

  华为沃土计划2.0在2021年将围绕鲲鹏展翅、沃土云创、昇腾万里子计划持续投入,累计将投入2.2亿美金。

  发布“沃土云创计划”:2021年将投入1亿美金资金扶持,聚焦6大技术领域(容器/微服务、SaaS化、大数据、AI、视频、智能边缘),与ISV和SaaS开发者伙伴,构建1000+创新应用。

  整体来看,从过去,到现在,再未来,华为云所重视的,也正应了这届开发者大会主题:

  每一个开发者都了不起。

  更如余承东最后的总结:

  最强的智,是众智;最大的力,是合力;每一个开发者,都在创造一往无前的奔腾时代。

  世界有你,了不起!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