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业在京举行“冯如1号”复原模型捐赠仪式
2019-09-25
中国日报9月20日北京电(记者 赵磊)适逢中国航空事业110周年来临之际,9月20日,航空工业在京举行纪念中国航空事业110周年“冯如1号”复原模型捐赠仪式,将首个“冯如1号”1:4复原模型捐赠给中国科技馆。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仪式上,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中国科技馆馆长殷皓,航空工业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任玉琨等共同为“冯如1号”复原模型揭幕。
1909年9月21日,冯如驾驶自制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州奥克兰首飞成功,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的飞机飞上蓝天,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中华民族也由此开启了中国航空事业的伟大征程。为纪念“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纪念中国航空事业110周年,航空工业组织有关专家,参阅大量历史资料,历时半年多,成功制作了首架“冯如1号”1:4复原飞机模型。“冯如1号”真机机长约7.43米,翼展约7.62米,机高约2.45米。此次复原模型按照当年的材料和工艺制作,机身框架、机翼翼梁、翼肋、螺旋桨采用木材,发动机采用金属制作,尽可能复原该型飞机的气动设计和结构工艺,为现代人了解百年前的飞机制造提供了参考。这是100多年来国内外第一次成功复原“冯如1号”,后续航空工业还会根据最新找到的资料、持续完善与修订。
冯如及“冯如1号”之所以代表了中国现代航空事业的开端,不仅在于他成功设计、制造和试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现代飞行器,还在于他曾经打破过当时飞行高度和速度的世界记录,更在于他在整个人类和民族航空事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忠诚祖国、崇尚科学、不惧风险、不畏牺牲的执着探索和坚定实践精神。冯如代表中华民族,在世界和中国航空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冯如的事迹是中国特色航空文化的源头,包含着忠诚爱国、不怕牺牲、科技创新、强军救国等丰富内涵,其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国人立下航空报国的志向。
仪式上,任玉琨表示,“冯如1号”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特殊内涵的见证物,复原模型具有重要的历史纪念意义,整个复原过程既是对“冯如1号”研发制造历史、过程、技术性能的一次探索学习,也是对忠诚祖国、敢为人先、不怕牺牲、勇于创新“冯如精神”的学习与传播。在冯如先生开创中国航空事业之后的百年中,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国航空事业发展赴汤蹈火、前赴后继,他们当中的许多杰出代表,有抗日战争、朝鲜战争中的空中英雄,有新中国各型飞机研制中的试飞英雄,还有以徐舜寿、黄志千、罗阳同志为代表的航空工业英雄们。是他们,在民族最危难、国家最羸弱的时候,点燃了中华民族的航空梦想,在经济最困难、技术最薄弱的时代,打造了新中国航空工业的骨干脊梁。他们是中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开拓者、建设者和引领者。我们要向这期间不畏牺牲、执着奉献的中国航空事业先驱和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殷皓表示,“冯如一号”是中国人自行设计、研制、生产的第一架飞机,它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动力飞行史的第一页,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智慧和能力。在世界航空事业的萌芽阶段,冯如所代表的我国航空最高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科技馆将以此次捐赠为契机,充分利用航空工业所捐赠的“冯如一号”复原模型,在向公众讲述“冯如一号”蕴含科学原理的同时,也向社会弘扬我国传承百余年的航空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