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其他> 业界动态> 电力企业进军综合能源服务对供热企业的冲击及启示

电力企业进军综合能源服务对供热企业的冲击及启示

2019-06-13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能源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已经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也成为其跨界竞争的主战场。

  在供电、供冷、供热、供气等综合能源供应的概念下,意味着电力及燃气等进军综合能源服务的企业将业务延伸至供热领域,无疑将挤占供热企业的市场空间。这对供热企业产生了哪些冲击,又该如何应对值得供热企业深思。

  国内供热市场概况

  供热有多重划分方式,按照地域划分可以分为城镇供热、农村地区、特殊地区供热;按照供热形式可以分为集中供热和分散式供热;按照供热用途可以划分为民用供热、工业、商业供热。

  本文将以供热用途为标准,分为民用供热和工商业供热两种类型进行解析。

  (一)民用供热概况

  民用热能包括取暖需求和生活热水需求,主要是取暖需求。2016年,我国北方地区城乡建筑取暖总面积约206亿平方米。城镇建筑取暖面积141亿平方米,农村建筑取暖面积65亿平方米。“2+26”城市城乡建筑取暖面积约50亿平方米。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建住房面积累计达53亿平方米左右。据此测算,到2020年,我国城镇建筑取暖面积将至少达到194亿平方米。因此,供热领域还有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集中供热是我国北方区域冬季采暖的主要方式,大部分采取在工业生产区、城市居民集聚区内建设并采用集中供暖方式。集中供暖主要以燃煤热电联产和燃煤锅炉为主,其次是燃气供暖、地热供暖和电供暖。

6369592491478961164275249.jpg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推进,我国集中供热面积亦随之快速增长。根据住建部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全国城乡供热面积为97.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3%。其中,城市集中供热面积为83.1亿平方米,县城集中供热面积为14.6亿平方米。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仍然以煤取暖为主,清洁取暖比例低,且发展相对缓慢。2016年,我国燃煤取暖面积约占83%,取暖用煤年消耗约4亿吨标煤,散烧煤取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比例仅占总供暖面积约34%,其中清洁燃煤占17%,天然气供暖占11%,电供暖占2%,可再生能源等其他清洁供暖占4%(地热供暖约占2%,生物质约占1%,其他清洁供暖占1%)。

  根据十部委发布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到2019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50%,2021年将达到70%的目标,意味着将分别替代散烧煤7400万吨、1.5亿吨。

  随着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政策的推进,北方清洁供暖面积占比快速提升。据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相关人士介绍,2017年北方地区计划完成“煤改气”、“煤改电”居民300万户,实际完成578万户,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就完成394万户。2018年,北方地区新增清洁取暖面积约15.5亿平方米,清洁取暖率达到46%左右。

  根据规划,到2021年,我国清洁供暖面积将超过198.5亿平方米,比2016年新增129.5亿平方米,见表1。除清洁燃煤外,仅其他清洁供暖2017~2021年的市场增量空间也高达54.5亿平方米,清洁供暖的市场需求巨大。

  (二)工商业供热概况

  目前,国内工业热力需求约占热力总需求的70%左右,南北方需求没有明显的季节或地域性差异,只与应用的工业领域有关。与居民用热相比,工业供热集中度较低,以较为分散的供热形式为主。一般分布在工业园区内部或周边,经营模式包括用热企业独立经营、园区统一运营以及第三方供热等。

  我国工业热力供应存在生产工艺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出30%左右。鉴于工业热力市场占比较大,工业锅炉“量大、容量小、燃煤为主”的特点,淘汰工业小锅炉、开展工业集中供热将是热力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与此同时,随着国家产业升级政策推进,各地工业园区化的趋势愈加明显,长三角、珠三角当地政府亦出台措施,鼓励工业园区内采取集中供暖等方式来满足工业热力需求。

  电力及燃气等企业进军综合能源服务对供热企业的冲击

  综合能源服务具有集成供电、供热、供冷、供气、供电气化交通等多种能源供应的特点,进军综合能源服务的企业必然将挤占供热市场空间,并且将成为供热企业非常强劲的对手。

  从用户的角度分析,电网企业、燃气企业、供水企业都拥有无比庞大的客户资源。尤其是电网公司的触角遍布全国各省、各区县、各乡镇、各村落,任何一个企业或居民都是电网企业的客户,具备其他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天然客户粘性,仅江苏就4100多万用户、浙江省2400万用户。

  燃气企业同样具有相对较大的客户资源,而且具备天然气热电联产、天然气分布式等运营经验,本身已经占据一定的供热市场,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将进一步拓展其供热市场的开发空间。

  基于此,电力及燃气等企业进军综合能源服务必将对供热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增量供热市场。短期来看,对清洁供暖市场产生直接冲击;长期来看,将对工业供热领域产生较大冲击,尤其是新建产业园区的供热市场。

  (一)已经对清洁供暖市场产生一定冲击

  供热市场按用户分类有民用、工业、商业用户三类,总体工业用热占比70%左右,大约5亿吨燃煤。以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阶段看,目前处于初级阶段。

  尽管综合能源服务的主战场是工业领域,但由于当前综合能源服务的经济性尚未显现,而清洁供暖在政策驱动下,加上中央及地方财政支持,供热领域的盈利模式稳健,因此民用供热的清洁取暖领域将是进军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率先攻占的目标市场。

  同时,“煤改气”和“煤改电”政策的推行对供热企业带来了强烈冲击。截至目前,进军综合能源服务的电力及燃气等企业对供热企业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具体见表2。

6369592493503776977963566.jpg

  然而,同时也要注意到清洁供暖成本普遍高于普通燃煤供暖成本,尤其是“煤改电”、“煤改气”在取消补贴的情况下,具有不可持续性,很难同时保证清洁供暖企业盈利且用户可承受。

  根据中国煤控课题项目组调研数据,“煤改气”成本约为散煤的3倍,“煤改电”成本约为散煤的4倍。就地热而言,根据中石化反馈,目前地热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具备盈利性,前景相对看好。

  工业低品位余热供暖的热源成本远低于燃煤和天然气供暖,在经济和技术上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前景也相对较好。

  生物质虽然较其他清洁供暖市场潜力大,但没有大型企业主导,短期内难以爆发。因此,进军综合能源服务的企业在短期内会迅速抢占电供暖和天然气供暖市场,补贴期过后,可能对清洁供暖市场的热情将退温。

  (二)未来将对工商业供热产生较大影响

  产业园区和公共建筑,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适合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重点对象。这类客户能源价格较高、能源需求巨大、用能形式丰富,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

  特别是工业用户用热量大,价格敏感性高,是进军综合能源服务企业的最佳选择,但由于工业用热要求精度高,诸如对热蒸汽的温度、压力、流量、干度要求很高,作为初步转型综合能源服务的企业而言,盲目介入亏损的概率较大,需要在热领域有一定的沉淀和积累,再择机进入。

  目前,综合能源服务经济性还较差,主要为示范项目,真正商业化的项目尚未出现,而综合能源服务从项目孵化到商业化至少要经历5~10年的培育期。因此,短期内将对新建园区的供热市场产生影响,存量园区暂时无法冲击。

  长期来看,由于综合能源服务涉及的业务种类繁多,囊括增量配电网项目、微电网项目、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工业余热、能源互联网项目、多能互补项目、综合能源服务等项目,而这些项目基本都覆盖供热领域,待市场相对成熟时将对工业供热领域产生较大冲击。

6369592497561809088597629.jpg

  启示

  在清洁供暖的方式上,将从单一能源向多种能源以及多种方式互补的方面转变。供热企业要积极主动适应市场发展趋势。面对进军综合能源服务的潜在竞争者,传统供热企业应主动出击:

  一是供热企业应加快布局清洁供暖市场,抢占增量市场,重点布局地热、生物质、工业余热等清洁能源供暖;

  二是应充分利用自身拥有大量热用户资源以及热网优势,积极拓展自身业务范围,主动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

  三是在供热系统的建设上,积极发展智慧供热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实时监控和调度供暖区内交换站运行,依据用户状态信息、室内外温度乃至气候等因素自动完成室内温度调控,实现供暖智能化,从而保持原有供热市场地位;

  四是主动寻求与供电、供气企业合作,共同探索综合能源服务市场。(作者:封红丽 供职于中电能源情报研究中心)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