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通信与网络> 业界动态> 能源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服务“一带一路”

能源互联网驶入“快车道” 服务“一带一路”

2019-03-31


t018a6ecd0ca9c99673.jpg

  相比前两年能源互联网还处于构建新模式、新体系的“概念”阶段,2018年能源互联网开始真正“落地”,特别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开始为全球范围所接受,驶入“快车道”。

  2018年12月28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2019年4月底前完成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验收工作。

  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思路是先期开展试点示范,后续进行推广应用。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能源互联网建设将分为两个阶段推进。

  其中,2016-2018年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初步建立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2019-2025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初步建成能源互联网产业体系,建成较为完善的能源互联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

  2017年7月,国家能源局于公布了首批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要求首批示范项目原则上应于2017年8月底前开工,并于2018年底前建成。

  此次,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的验收《通知》指出,将根据项目总体进展情况,按照“验收一批、推动一批、撤销一批”的思路推进相关验收和管理工作。上述通知特别提到,对于已实质性终止的项目,以及部分由于“投资主体尚未确定、与当地规划冲突”等原因造成短期内难以取得进展的项目,经专家评估后,撤销这些项目的称号。

  事实上,相比前两年能源互联网还处于构建新模式、新体系的“概念”阶段, 2018年能源互联网开始真正“落地”,特别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开始为全球范围所接受,驶入“快车道”。

  国家电网公司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暨2018年工作会议上,国家电网就首次提出,要开启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新征程。国家电网还规划了三个阶段性安排,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取得重大进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

  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系统方案和行动指南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由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被誉为是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协定》的中国方案。2017年11月,全球能源互联网纳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工作框架。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主导、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其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

  2018年12月10日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由中国发起成立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联合举办“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全面实施”的主题活动,期间发布了《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实施行动计划》。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对这一行动计划的评价是,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系统方案和行动指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本次发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实施行动计划》全面对接《巴黎协定》的主要议题,从发展形势、减排方案、对接思路、各洲行动、治理机制五个方面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促进《巴黎协定》实施的系统方案。在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使全球清洁能源开发规模提高4倍,清洁能源消费年均增速提高5倍。

  行动步伐正在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总体可按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全球互联三个阶段推进,到2050年基本建成。其中,非洲能源互联网是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月22日,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共体)第54届首脑会议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首脑会议期间,由几内亚政府、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西共体委员会联合举办了非洲能源互联网可持续发展高级别会议,共同商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组成部分非洲能源互联网,以推动西非各国经济社会和能源电力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托特高压技术构建非洲能源互联网,推动电力、采矿、冶金、工业、贸易联动发展,形成上下游利益共享、合作共赢的产业链,实现资金投入、资源开发、工业发展、出口创汇的良性循环,将非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支柱产业,增强发展动能。”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在主旨演讲中说道。

  服务“一带一路”

  事实上,考虑到电力互联、绿色低碳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正是加强设施联通、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点地区。

  以电力为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消费潜力巨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含中国)人均发电装机409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4%;人均用电量1892千瓦时,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1%;跨国电力贸易量约1300亿千瓦时,占总用电量的3.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按照规划,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总体分3个阶段实施。到2035年,完成洲内互联,亚欧非率先实现跨洲联网,全球形成“五横五纵”格局,跨洲跨区电力流达2.8亿千瓦。到2050年,建成亚欧非和美洲主要联网通道,全球形成“七横七纵”格局,跨洲跨区电力流达7.2亿千瓦。到2070年,建设北极能源通道,全球形成“九横九纵”格局,跨洲跨区电力流达12.5亿千瓦。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涉及世界各国能源、经济、社会、环境等领域,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各国共同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落地。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表示,加快构建东北亚、东南亚能源互联网,将有效保障区域内各国电力供应,加快清洁转型,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带来巨大综合效益。

  2018年10月16日,东北亚、东南亚能源互联网发展论坛上,《东北亚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报告》《东南亚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报告》即为东北亚、东南亚地区清洁能源开发与电网互联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

  其中,《东北亚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报告》提出,东北亚地区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俄罗斯远东、蒙古国、中国华北东北,而电力消费中心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中国华北,只有进行跨国跨区大范围配置才能满足能源生产消费需求。预计2030年左右,东北亚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化石能源,成为地区主力电源。2050年,东北亚地区清洁能源发电4.2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分别减少细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约26万吨、123万吨和138万吨。

  《东南亚能源互联网规划研究报告》提出,东南亚地区需要加快推动能源转型,实现清洁发展。以加里曼丹岛为例,因其拥有丰富的铝土矿、水电等资源,按照“产业集约化、能源发展清洁化、能源出口多样化”的发展路径,构建电力外送通道,可实现“电-矿-冶”联动发展,满足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2030年后,东南亚新增电力需求可以全部由清洁能源满足,基本解决无电人口问题。

  据估算,东北亚、东南亚能源互联网建设投资分别为2.7和2.1万亿美元,将有力带动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和上下游产业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超过3000万个。

  正如刘振亚所说,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条变革之路、绿色之路、繁荣之路、和谐之路、幸福之路,将改变能源开发使用方式,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根本解决方案。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