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有赖于深化改革 能源转型必须再加速
2018-10-23
“当前,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能源转型的巨大挑战。”10月20日,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在2018智慧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必须大幅加快能源低碳化进程。
当天的论坛聚焦“能源互联网的创新:微网和储能”,探讨智慧能源相关领域的改革方向、发展趋势、前景展望,谋求行业发展提质升级、行稳致远。其中,“能源转型”“深化改革”成为高频词。
“要持续推进电力市场化建设,如果没有市场化的背景,能源转型的推进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副理事长王志轩在论坛上特别强调。
能源转型必须再加速
能源转型的共识日益强烈。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杨雷表示,据国际能源署统计,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能够满足全球大部分新增电力需求,低碳化、清洁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按照普遍观点,全球经历了两次能源大转型,目前正处于第三次能源转型进程中。能源转型的自觉性、迫切性从未如今日之强烈。
周大地援引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如果按照当前的能源发展模式继续下去,即使考虑各国在《巴黎协议》框架下提出的减排承诺都能实现,全球平均温度在2030年至2050年即可能上升1.5摄氏度。“各国都要大幅度提高能源低碳转型的力度和进度。”他说,尽管任务非常艰巨,但加大能源绿色转型的力度已具备多方面有利条件。
当前,能源供给低碳转型技术条件大幅改善,光伏、风电、核电、天然气等都具备了大规模增长条件,供应增长不再过度依赖煤炭和煤电。能源需求增长从过去以重工业集中负荷为主,向第三产业、民用等多用途、多品种增长转变。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多方面技术的发展进步,也为能源转型创造了条件。
国际能源署持续跟踪新能源成本发现,过去的十年里,风电综合成本降低了70%、光伏降低了80%。在20日论坛上,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认为,风电、太阳能发电将在2019年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在不需要国家补贴的情况下也可以大力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伏秋分析认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在于不绿色、不经济、不安全和不够智慧,要实现整体能源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能源安全、经济和绿色从不可能三角到可能三角的转变。
能源转型以电为中心
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发展,电力在能源领域的核心地位日益明显,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杨雷说,过去是煤炭为王,后来是油气时代,现在电力越来越重要,电力将成为能源的核心。
“应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以电力为中心的新的能源供应系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韩文科认为,能源转型主要是新的能源、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挑战传统,能源互联网作用之一即是助力能源技术革命挑战传统能源、推动能源转型。
王志轩也表示,能源转型实际上是以电力为中心的转型,新的电气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要实现终端能源清洁化,必须更快提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我国电力在未来发展还有空间,但必须转型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电力“厂网分开”改革以来,我国电力持续高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一电力大国、当之无愧的电力强国。截至2017年底,全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17.8亿千瓦,全社会年用电量6.4万亿千瓦时,规划预期到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6.8~7.2万亿千瓦时,有专家认为实际可能会更高。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2017年达到23.5%,预计2020年将提高到25%。
在王志轩看来,如果用传统的指标体系来评价,我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力系统,但从低碳角度来看确实面临艰难选择,要重构指标体系,才能评价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政策体系、规划体系、标准体系都要相应发生重大变化。他认为,能源转型的价值目标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要清洁低碳、有政策性约束、有经济性,重构指标体系应以价值为导向,不能以方法为导向,因为如果是以方法为导向的指标体系,政策会波动。
创新是能源转型主动力
“微电网是打开新能源应用的钥匙。”江苏省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唐学文认为,微电网能够顺利将可再生能源系统接入,未来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商业区域、城市片区以及偏远地区有广阔应用前景。
协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费智则表示,微网需要增量配电网的支撑。如果没有增量配电网的支撑,目前微网还存在政策障碍。协鑫是参与国家首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范围最广的民营企业,已在江苏、安徽、河南等地布局电网项目,进展较为顺利。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通报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第一批试点项目进展情况,指出试点项目进展总体缓慢,要求各省(区、市)加快推进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工作,尽快实现项目落地。第一批试点项目应于2018年10月底前确定项目业主并划定供电范围,2019年6月底前建成投运,第二、三批试点项目应加快推进。
“创新是能源转型、电力转型的最主要动力。”王志轩认为,能源转型要抓住机遇,更要把握规律。要实现能源转型价值目标,必须要有创新,不光要有技术创新,还要有进行体制革命。体制、政策的协同和协调非常重要 ,要用改革思维来推进能源转型。
“从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角度看,凡是可以提高能源系统效率、促进节能、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技术和系统方案,都值得国家给予支持和鼓励。”周大地说,不但要培育新技术的创新和利用,更要创造合适的政策和市场条件,鼓励新的能源发展模式更好服务于人民,引领能源转型发展。“这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能源领域深入改革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