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其他> 业界动态> 德国:1座小镇 7倍能源

德国:1座小镇 7倍能源

2018-08-18
关键词: 综合能源

  从照片上看,EnergiehotelKultiviert(田耕能源酒店)是那种最常见的德国乡村酒店:楼高三层,红色斜坡屋顶,白墙和深色实木的拼接显得大方朴素。楼内客房面积普遍不大、榉木家具的设计也是简洁风格。

  但是,旅游网站Booking却给了这家酒店一句特别的推荐语——“生态友好”。原因在于,酒店的电力完全有其所在小镇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所供给。大堂外的广场上,纯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深受游客欢迎。另外,酒店本身也是低能耗建筑,其墙体和窗户的设计总都能发挥节能的效果。

  生态友好的不仅是酒店,还有酒店所在的小镇维尔德波尔茨里德(Wildpoldsried),它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靠近阿尔卑斯山,面积21.34平方公里,人口仅2500人。

  从1997年起,这个小镇开始投资建设可再生能源。20年后的2017年,全镇利用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发电设施生产的电能达到4300万千瓦时,而当地居民交通、生活所需的全部电能仅为620万千瓦时,也就是说,能源生产量相当于消费量的7倍。

  小镇的电力在满足自发自用的基础上,还会卖给附近的电网。小镇副镇长君特˙穆格雷(GünterM?gele)曾在2016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表示,全镇售电费用一项的收益就达到600万欧元,平均每人2400欧元(约合人民币24000元)。

  事实上,类似Wildpoldsried这样的小镇,在德国比比皆是。

  此小镇非彼小镇

  在德国的大小媒体上,Wildpoldsried更常见的称呼是“德国能源村”,而不是新能源小镇。在德国,很少能听到“新能源小镇”这个概念,但“能源小镇”却经常被提及或用到。

  和中国的概念有所不同,德国的能源小镇主要是指致力于将其供能系统向可再生能源系统转型的地方,这里既可以指大城市,也可以指小村庄。小镇首先需要制定一个“综合能源与气候保护规划”,并且要将规划中制定的措施一步一步落实。

  “综合能源与气候保护规划”的目标,是为小镇未来的可再生能源扩建及能效提升制定一个中长期的目标,并且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制定实施路径(路线图)以及具体的措施。这些目标和措施,应该成为地方政府决策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并且有助于降低相应的投资风险。

  从2008年起,德国联邦环境部通过“地方气候保护指导意见”项目支持城市综合能源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截止到2017年底,“地方气候保护指导意见”项目已经在3000个小镇支持了超过12500个项目,总补贴额达到了5.6亿欧元。其中包括超过2000个“综合能源规划制定”项目,以及超过940个“综合能源规划实施”项目。

  除了概念不同,德国小镇和中国的“新能源小镇”还有两个较大的区别:

  首先是目标。

  德国的能源小镇主要都聚焦在能源系统本身,例如怎样优化现有能源系统,实现成本优化等。中国的新能源小镇一般在规划初期就会同时兼顾产业,比如一些小镇会提出集科研创新、高端智造、商务办公、会议会展、旅游休闲于一体。

  这是中国小镇的一个优势,即从规划初期就考虑到了所有层面。在德国,小镇由新能源起步,后来也会开发出各种其他功能。比如Wildpoldsried,小镇官方网站上的两个二级标题,一是小镇介绍、二是酒店介绍。这说明,生态旅游和会展已经成为这里的产业之一。

  第二是初衷。

  在德国,小镇建设的驱动力来自气候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Wildpoldsried建设的初衷,是因为这里的居民希望远离核电,让所处的地域更绿色,给自己和子孙后代建立一块安身立命的空间。与之相比,国内小镇建设的目的多是从产业出发,比如以产业转型升级、吸引投资为驱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小镇会兼顾考虑环境优化和绿色治理。

  无论是中国模式还是德国模式,只有把能源系统的清洁化转型作为工作重点,新能源小镇才算得上实至名归。

  居民参与是核心

  Wildpoldsried的传统产业是畜牧业,今天在不少居民家中,仍然可以看到青草、秸秆、玉米等。它们不仅要被用来饲养牛羊,还会作为生物质能源的原料,在农民家直接被处理,并通过位于农舍地下的管网传输至沼气发电厂。

  但这种系统,并不完全是由政府兴建,而来自居民自己的设计。在小镇兴建之处,有的居民根据当地的资源和条件,就针对能源规划提出建议,最后形成了这里太阳能、沼气发电及风力发电结合的独特模式。

  居民全程参与小镇的能源转型进程,正是德国能源小镇的建设传统。

  在规划阶段,居民首先会对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进行投票,如果票数达不到一定比例,建设方案就会被取消。除了Wildpoldsried,德国著名环保城市弗莱堡也曾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在建设阶段,居民还可以进一步深入参与其中。比如弗莱堡著名的沃邦社区,规划初期,当地政府实现多种形式的建筑风格,以吸引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市民们自发组成了购建房小组,聘请设计公司设计符合自己需求的房屋。由于很多市民具有先进的环保理念,因此,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社区的规划设计中。

  探索多种投资模式,让居民成为投资人,在德国也很常见。

  在Wildpoldsried,当地政府在完成公共区域的新能源安装后,采取低投资门槛、身份设限(限当地居民)的模式,鼓励居民集资。最终,当地居民成立合作机构,联合集资4000万欧元,成为光伏与风机的业主,并形成运营公司。

  充分尊重并且借助居民力量,成为德国能源小镇快速铺开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政府而言,公众自我筹资一方面可以降低举债压力,另一方面也会减少融资所需要的时间,有助于商业模式迅速形成,并实现资金回收。

  对居民而言,成为当地新能源设施投资者的最大好处,在于加强自主权,可以从自身需求和保护家园的角度出发建设,而不必受制于大企业的盈利需要。同时,可再生能源的收益可以最大程度上被当地所共享,这不仅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也会让更多人乐于参与到这样的绿色行为中。

  优化能源不设限

  2010年,Wildpoldsried仅新能源设施产生的电能,就已经达到全镇用电量的两倍。但是,电能盈余也给当地电网带来调峰上的问题。随着绿色电能的装机不断增加,小镇电能输入的波动性逐年增大,根据一份数据显示,有时小镇在半小时内的浮动可以高达8兆瓦,这让当地的电力运营公司AüW颇为头疼。

  于是在同一年,AüW决定在此开展与智能电网有关的试验。这家公司找到了两个合作者:西门子和当地的一家储能公司sonnnen。两家公司出资200万欧元,加上德国联邦经济技术部提供的400万欧元,三家共同研发一个可以自动稳定电力网络的智慧电网。

  从2011年-2013年,项目的初步研发已经开始在小镇试运行,并在持续加入更多的技术手段,以解决“混合型发电”产生的供过于求的电力。

  当时,对这项实验抱有很大期待的,其实并不只是AüW的运营者、小镇的居民,项目还获得了不少其他城市或小镇的密切关注。因为这种混合式的发电模式,正是德国能源小镇普遍的特点。设计者会从整个能源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电力、热力和交通等所有用能领域的需求和优化。

  在周期方面,德国能源城市或能源小镇的建设一般不会很快,从发展的客观规律上看,可持续转型的过程都是较为漫长的,有的甚至长达20年以上。比如弗莱堡正式开始实施转型的时间,就要追溯到30多年前的1986年。

  因此,中国的小镇从小镇规划前期就提出产业和应用一起发展,是非常可取的。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之下,早期的产业规划有助于实现未来的“蛙跳”式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源规划需要避免过快和单一,而是加入对能效、交通、供热等诸多方面的规划,并给予足够多的时间去试错;能源操作也不宜从上至下,而要吸纳当地居民的建议,并加以科学分析,最终得出最优方案。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