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将彻底改变汽车设计?
2017-08-12
与其他民用品相比,汽车堪称最为复杂的工业产品,其透明度一向很差,甚至差到了即使是进行讨论都不太容易的程度。
设计的透明度一直是设计学界关注的课题,因为这关系到设计如何提升为战略、如何产生革命性创新。不过很可惜,汽车设计还几乎没有被作为讨论和研究的对象。与其他民用品相比,汽车堪称最为复杂的工业产品,其透明度一向很差,甚至差到了即使是进行讨论都不太容易的程度。
这当然不是有意的封闭造成的。汽车设计具有极广的专业关联,即使是软件开发、表面处理、皮革纺织、甚至生产线规划都与汽车设计紧密相关,而每一个领域都是体系完备的独立专业。它们对汽车提出的需求和约束会明显限制设计的自由和透明度,而设计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自身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双方互相推高了彼此的门槛,让外界很难窥得究竟。
强制法规是汽车设计透明度很低的另一个原因。仅仅是与造型设计紧密相关的强制法规就有百余条,分布在汽车开发的前期、后期、甚至直到售后阶段,而且往往都由强权部门检测认可,这是其他民用工业产品不可想象的。
在设计的推演过程中,必须持续检测每项法规的满足性,设计师的创意琢磨过程很像在雷区中选择安全的前进路线,而每一个不可碰触的地雷,都需要付出相当的人力和时间代价。久而久之,这种经验本身也成了高度专业的知识,成为阻拦外界参与进来的障碍。
看看各项汽车设计大赛就能知道,最低级别的参与者也得是高等院校的设计专业学生。如果只是凭借兴趣爱好或业余关注,是根本无法参与比赛的,虽然比赛本身并无身份和专业限制。前两年以众包设计的模式赢得关注的凯翼汽车,算是在设计透明度方面勇于开创的品牌,但业内人士都很清楚,实际上参与众包设计的仍然是专业人士,并不像媒体说的那么“大众”。
强调设计的透明度,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将设计更多运用于架构策划、甚至研发战略阶段,而不是仅仅封闭在产品设计的实施阶段。但汽车设计界一个令人失望的现实是,汽车被发明一百多年来,其基本架构并未发生本质改变,动力单元和驱动单元的布置组合屈指可数。
即便是新能源技术已经带来了汽车内部架构的革命性创新,但从设计关注的核心——“用户”的角度而言,车的变化仍然不大。
有希望彻底揭去汽车设计神秘面纱的,应该是无人驾驶技术的日趋成熟,因为它将彻底改变设计的对象。
传统汽车设计针对的焦点是人对车的操控,所有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设计都基于这种操控才能实现,或者严重受制于操控系统。
但无人驾驶切断了这种控制关系,使得设计关注点变成了人对车这一移动空间的自由使用。这种从“人——机”到“人——空间”的关系转变,将让设计摆脱众多约束,拥有类似个人室内装修的自由。
此时,另一个制约设计变得更透明的消极因素跳出来了——人的使用习惯。从上世纪60年代起的五十年间,汽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系统的完善使得人们对汽车的操控、整个社会与汽车之间的互相制约和适应都变得越来越稳定、越来越趋同。而无人驾驶技术带来的车辆概念和使用模式的革新将严重冲击这种稳定和统一,换言之,技术进步的速度将远远超过人们使用习惯改变的速度。
当然,这也许只是个伪命题,毕竟有反例已经证明——人们不是以极快的速度适应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吗?而且不仅如此,人们仍然在对个人智能设备提出更多的要求,对其技术进步始终保持着更多渴望。
但汽车与手机毕竟不同,手机在用户应用层面需要对接的只有一个电源接口而已,但汽车则繁杂得多——道路交通等基础建设、路牌停车等社会资源匹配、事故处理和保险、人身安全和法理伦理等等,随便一个领域就需要众多群体的协调和共同进步,比技术层面的进步要麻烦得多。
不过新技术对增加设计透明度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汽车设计是探究人对车更便捷更安全的使用,终极的设计必然是以高度贴合人的需求和意愿、更为简单和智能的方式实现的。而所有新技术的共同点正是在将工程技术因素变得越来越模块化、后台化,把所有与用户有关的应用因素更加透明化、开放化,让需求更直接面对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