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模拟设计> 业界动态> 库存为什么低 原来苹果是这样操控供应链的

库存为什么低 原来苹果是这样操控供应链的

2017-05-18
关键词: 苹果 智能 iPhone 制造

随着苹果iPhone的销量日益放缓、智能手机市场日渐饱和,苹果为了巩固自身利益,吃相可以说相当难看。据台湾供应链消息称,早在今年第一季度,供应商为苹果生产iPhone 7系列手机的价格就已遭苹果狂砍10%至20%,苹果操控供应链手法也随之曝光。

打进苹果供应链,宛如贴上获利认证,台湾就有41家上市公司有这样的能耐;但苹果对供应链的汰换也相当现实,有人进、有人出,而且马上反映在营运数字上。

苹果2016年年报里的这些数字,不得不让人为苹果管理供应链的能力感到惊叹。这一年,苹果卖掉了价值1913亿美元(约合新台币5.7兆元)的iPhone、iPad和iMac,占总营收的84%。这一年,苹果帐上的库存,只有2.17亿美元,几乎等于所有产品全部卖光,苹果的获利完全不受库存跌价影响。

根据外媒报导,过去几年,苹果唯一一家直营工厂在爱尔兰,原本员工只有80人,负责生产iMac。而根据苹果公开的供货商资料,2016年,苹果是靠分布在全世界188家供货商,创造出占营收97%的关键商品。

说实话,把产品外包给别人制造,靠掌握市场和技术获利,一点也不稀奇,但苹果却创造出一套新的方法,不只让外包厂商的产能、人力为自己所用,甚至连对方的技术、研发能力,都能吸进苹果供应链里,现在,苹果要拉高获利,更需要这套高明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苹果的库存为什么这么低?

这些成本,让供货商吸收了

苹果执行长库克痛恨库存是出了名的,他曾说,“库存本身就彻底是一种罪恶”,他还认为,经营电子业就像卖鲜奶,一定是卖最新鲜的产品给客户,保留大量库存,不是无能,就是懒惰。

到鸿海位于郑州的工厂走一趟,你就会更了解库克的意思。鸿海在这里集合各种零部件,组装iPhone,其中部分零件,是由模块厂先下单付钱,向零部件厂商购买,这时候,这些零部件都还不是苹果的库存。

直到鸿海把iPhone组装好之后,苹果在郑州付款,这批iPhone才变成苹果的库存,这批iPhone不是坐船花一个月时间慢慢漂到美国,而是由快递公司直接用专机运到美国肯塔基州的物流中心;从郑州工厂出货,到送达美国旧金山的苹果销售据点,只要72小时。

拿苹果的主要代工厂鸿海的财报和苹果比对,鸿海2015年年报显示,鸿海营收达4.48兆元(新台币),但同期库存约为4200亿元,比例约为10比1。苹果另一家代工厂广达,15年做了9700亿元的生意,但库存也达到426亿元,比同期帐上现金还多。

从供货商的月营收变化,也能看出苹果供应链的动态。再以鸿海为例,苹果iPhone 6大卖,那一年,苹果九月开卖手机,鸿海同年的月营收是从8月开始上升,在iPhone开卖后,鸿海月营收每月增加,同年11月,鸿海一个月就做了5100亿元的生意!

但零部件厂略有不同,以玉晶光为例,玉晶光一四年的月营收从6月开始起涨,比鸿海早了2个月,到10月达到高峰。那一年,台湾出口也受到苹果供应链影响,12个月当中,有8个月进出口贸易额较前一年成长。

给你甜头的背后

预付款项藏玄机,稳拿到技术授权

苹果如何控制供应链上的厂商?大立光告玉晶光的诉讼案,给了外界了解苹果供应链的机会。

根据美国政府公布的资料,大立光告玉晶光,其实矛头指向苹果,大立光在诉状中认为,苹果引诱玉晶光侵害大立光的专利权。

2010年,玉晶光和苹果签下最重要的供应契约(MDSA,Master Development and Supply Agreement),这份文件大有学问,因为文件中载明玉晶光至少要准备多少镜头卖给苹果,还有玉晶光卖出镜头的价格上限。

玉晶光的员工会和苹果总部采购部门负责人马修(Matthew Leopold)讨论要如何生产这批镜头,也讨论这批镜头的定价原则,但玉晶光和苹果讨论完之后,是用这套原则,找苹果供应链里的镜头模块供货商决定要采购多少镜头,每颗又卖多少钱。换句话说,在法律上,真正付钱买镜头,决定采购数量的是苹果供应链里的模块供货商和组装厂。法律上,玉晶光几乎没有直接卖产品给苹果,因为这道法律防火墙,大立光的诉讼最终无法对苹果和玉晶光要求赔偿。

美国媒体曾分析,2013年时,苹果和一家生产蓝宝石玻璃的极特先进(GT Advance)签下的供应合约发现。一开始,苹果看似大方地预付五.七亿美元的货款给极特,但苹果在供应契约里,设下四个关键性的条件:第一、只规定极特公司最少和最多要供应多少蓝宝石玻璃给苹果,却没承诺苹果要买多少产品;第二、苹果可要求极特加速偿还苹果的预付款;第三、极特公司的部分设备会成为这笔预付款的担保品。

宸鸿吃足苹果闷亏

拱手将技术给对手,最终七成订单消失

最后一项最关键,文件中规定,当极特签下契约时,就等于同意将部分关键技术授权给苹果。

换句话说,这家尝试新技术的小公司如果成功,苹果会得到一家有竞争力的供货商,如果失败,苹果也会得到技术和设备。

苹果的强项之一,就是让供应链的厂商;为苹果提供最有价值的新技术。宸鸿的故事就是好例子。

宸鸿原本是专注做收款机用触控屏幕大厂,因为苹果,宸鸿开始把电容式触控技术用在手机上,当时触控面板还是电阻式面板的天下。第一代iPhone推出时,宸鸿曾短暂成为iPhone的独家供货商。但很快在苹果要求下,为了避免单一供货商的风险,宸鸿把制程移转给胜华,等于把技术交给自己的竞争对手;由于苹果是宸鸿最主要的客户,宸鸿只得选择配合。

但2012年,苹果转向内嵌式触控面板技术,宸鸿七成订单因此消失;一五年,宸鸿更创下每股亏57元的新纪录。胜华科技2012年营收还有千亿元,2015年却宣布下市重整。

苹果2017年公布的供应链名单中,共有193家供货商,和2017年的名单相比,有58家从榜上消失,等于每三家就有一家不见。

今年的榜单可以看出,苹果要如何替供应链上紧发条。例如,今年的供应名单中,增加了康达智与大立光竞争;在散热领域,增加了双鸿和建准;在PCB(印刷电路板)领域增加了健鼎。

(注释:这次名列2016年苹果全球前200大供货商的39家台厂,包括了可成、嘉联益、日月光、双鸿、奇鋐、正隆、正崴、仁宝;华通、正美集团、达方、台达电、台郡、富佑鸿、鸿腾精密、玉晶光、鸿海、英业达;大立光、光宝科、美律、南亚塑料、和硕、致伸、广达、瑞仪、新日兴、新普;以及精元、台湾穗高科技、台积电、TPK、健鼎、晶技、欣兴、耀华、纬创、国巨、臻鼎等。)

大陆厂商与台资厂商在苹果全球供应链里竞争最为激烈的是电声元件、印刷电路板、电池、机壳或机构件以及组装这五大领域。比如触控面板,苹果一直都是与F-TPK、群创、夏普、胜华等台资和日资厂商合作。2014年后,大陆的欧菲光成为了苹果供应商,为iPhone 6系列产品提供了触摸屏。金龙机电和欣旺达为iPhone 6提供线性马达;环旭电子提供Wi-Fi模组;还有立讯精密供应数据线。此外,来自深圳的瑞声科技,2013年就已成功打进了苹果供应链,从台湾竞争对手美律那里抢走了苹果的订单。

苹果如变心

供应链谁会是下一个Imagination?

苹果传将自主研发GPU,GPU 供货商Imagination Tech股价一度重挫7成,打进苹果订单一向是供应链质量和量能的保证,但苹果一旦转身也对供应链有杀伤力。

以开云棋牌官网在线客服为例,苹果现在不但手机用的处理器要自制,从图形处理器、电源管理IC、蓝牙芯片等,许多核心组件都要自己做。根据市场调查机构IC Insights报告显示,2016年排名,苹果已经是全球第十四大的开云棋牌官网在线客服公司,一年销售64亿美元的芯片,比索尼(Sony)、英伟达(Nvidia)都还大。

外界认为,这是因为苹果在绘图技术和通讯技术上的多年布局,成果逐渐浮现,才会在今年对重要供货商痛下杀手。

另一个可能原因是,以前苹果在特定领域,自己累积的专利和技术还不够,才会拿钱与供货商一起合作开发技术。现在苹果自己技术逐步成熟,再与供货商合作,只是让竞争者可以搭便车,共享技术进步的好处,不如完全由自己掌握技术,加速拉开与竞争者的差距。

这一点,从苹果的研发金额就可以看得出来,2009年时,苹果用在研发上的资金只有13亿美元,到了2016年,苹果投资在研发上的资金,高达一百亿美元,增加6.6倍。

苹果采用内部自主研发,但风险对硬件供应链几乎是零。苹果上周末宣布投资康宁位于肯塔基州Harrodsburg的工厂,2亿美元将会用来支持康宁的研发、设备需求以及先进的玻璃制造工艺,双方很可能会在技术上有新的突破,打破传统供应链的模式,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产品。

如以技术替代的风险来看,对iPhone组装EMS厂、镜头模块、触觉和声学硬件零部件风险偏低,而连接器/电缆,金属外壳和锂离子电池的风险也低。不过面板显示器等供应链的风险就偏高,像是苹果在iPhone 5更换的玻璃或薄膜层压触摸面板,以及iPhone 8即将采用OLED面板。

至于因新进者影响市占率流失的风险,在苹果供应链中的相关风险也很低。事实上,相较于三星和中国品牌厂,iPhone供应链订单占比波动相当稳定,能进入苹果供应链,代表质量和技术有相当的门坎。新的竞争很难从现有供货商抢得市占率。

供应链将重新洗牌

投资人一定要注意的新趋势

这几年,苹果供应链总数都维持在190家上下,有人进,就有人退。像中强光电、兆利、谷崧精密,都跌出苹果主要供货商名单。即使留在榜上,要维持营收获利持续成长也不容易。尤其今年,苹果加速自制零部件的计划,苹果供应链将会出现更大的动荡,这些供货商不仅要与其他供货商竞争,甚至还要与苹果竞争。

过去几年,苹果不断并购,累积自己独有的技术,例如2013年苹果并购专做低功耗通讯芯片的硅谷公司Passif Semiconductor,当时,苹果不愿揭露买下这家公司的真正用意,去年苹果推出的无线耳机AirPods,就是运用这家公司的技术,才为外界清楚当年并购的盘算。

从近4年苹果并购的厂商来看,多为软件、应用程序、机器学习,AI,AR和其他新兴技术的平台,仅有LuxVue和Beats两项交易与硬件相关,且都没有工厂。

苹果将逐步走向垂直整合的路,不只做iPhone,也开始把影响力伸向手机零部件设计、制造。过去,高科技厂商只要打进苹果供应链,等于贴上苹果认证,同一种技术不只能卖苹果,还能卖苹果的竞争者,这种机会以后将愈来愈少。

过去,苹果带动自制手机处理器的风潮,让华为、小米跟进效法;现在,从图形处理器,到低功耗通讯芯片,苹果都将自己生产,也将带动全球手机供应链的新一波洗牌,这是今年投资人不能不注意的新趋势。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