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的疯狂折射科技投资圈的集体焦虑
2017-05-12
又有三家共享充电企业获上亿元融资!与此同时,一篇《致焦虑的风险投资人》被刷屏,文中称目前恐怕是中国TMT风险投资历史上最焦虑的一段时光。抢不到,焦虑,怕失去了赚大钱的机会。抢到了,也焦虑,怕落入了别人的陷阱。科技投资圈为何如此焦虑?又该何去何从?
从4月开始,继共享单车后,共享充电宝突然被科技创投圈青睐。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目前共享充电宝领域已有十余家创业公司入场。在投资层面,3月底至4月上旬,腾讯、鼎辉资本、金沙江创投等超20家资本巨鳄机构入局。累计携大约3亿元资金涌入到共享充电宝领域。
共享充电宝月吸金数亿
共享充电宝,到底是一门好生意还是大泡沫?大量资本涌入的背后是对其前景的争议。近日,当电商聚美优品老板陈欧花了3亿元投资了一家共享充电宝公司,不怎么掺和科技圈内事的“国民老公”王思聪立马不惜以“吃翔”为赌注,表达对共享充电宝的不看好。
5月9日,主打小机柜模式的充电宝分时租赁平台“非常电”完成百万元种子轮融资,“Hi电”获近亿元A轮融资,小电科技完成B轮3.5亿元融资。在小电科技新一轮投资者名单中,腾讯赫然在列。然而,就在上个月,腾讯掌门人马化腾在一个大会上还直言:“共享充电宝到底靠谱不靠谱,很多人都看不准。”看不准却要投资,腾讯投资共享充电宝的消息瞬间引爆VC圈。
一篇《致焦虑的风险投资人》昨日被刷屏。作者在文中写道:“‘最近除了充电宝和人工智能还能投点什么?’这是我半年来被同行友人问及最多的问题。这恐怕是中国TMT 风险投资历史上最焦虑的一段时光。”
投资人赶潮流投资
科技投资圈真的开始焦虑了吗?广州日报记者此前就共享单车投资热采访多位VC时,不少投资大佬就直言主要是“怕错过”。投资摩拜的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坦言这是一种不好的风气:VC有很多压力,比如说有来自LP(股东)的压力,LP会问中国现在共享单车这么火,你怎么都没投?如果投了0.1%,就没有压力。你投失败的项目永远没有人知道,因为已经没有名了,但你只要成功就可能所有人都知道。第二种就是大家都觉得跟着口袋特别深的投资人,或者特别有自己逻辑的投资人做投资会比较保险,因为反正后面有他们撑着。所以很多投资人去赶潮流。”
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创业投资领域的投资项目相比2015年减少了三分之一。但中国创投市场整体的募资额是2015年的1.7倍,再创历史新高。创业者、创业公司的供给端减少,让天使投资可选择标的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至于有人说——2016年实质上是天使期的寒冬,中后期的公司或者投资机构其实是更为活跃的,这些优质标的反而得到了更高的溢价。于是,中国科技创投圈出现“看起来很好的企业,早就抢破头;不好也不坏的企业,却又不敢投;看不上的企业,偏偏涨上天。”的怪现象。
分析:VC圈必须回归产业
“2017年对于成长期投资、早期投资,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一样不容乐观,因为各个领域涌进来的人还在增加。大家都想赚快钱,赚大钱,而不是想认真的创业。大家都不愿意冒险,所以才会抱团取暖,降低风险。”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士告诉记者。一些天使投资机构开始往后移,比如说真格基金,开始做B轮、C轮投资。
晨兴创投执行董事程宇认为,2015年、2016年大家都在讲资本寒冬,更重要的潜台词是科技创新的寒冬,从2015年开始新的科技还没有完全成熟,没有出现像苹果这样的划时代的产品,无论对创业者还是投资人来说,这个阶段都很难捱。
中国的VC投资,到底要向何处去?业内认为,要消除焦虑,VC圈必须回归产业。先进制造业及更多消费领域,还有很多风口需要挖掘。VC应擦亮自己的眼睛,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硅谷著名投资大咖Qasar Younis此前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中国投资人过于看重“趋势”和“风口”,而高科技项目,需要足够的研发时间,更希望拿到有长远眼光的资本,而不是两三年就退出的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