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通信与网络> 业界动态> 5G炙手可热 机会和不确定性并存

5G炙手可热 机会和不确定性并存

2017-03-10
关键词: MWC 高通 5G 物联网

2月底,借助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契机,包括高通、英特尔、华为、三星、爱立信、诺基亚、中兴等全球主流科技公司,以及福特、标致等汽车厂商和一大批科技创业公司,联袂主导了一场科技大秀。

这场秀的主题高度聚焦,5G炙手可热,物联网应声落地,科技行业全新的商业业态正在被开启,而5G则是打开这扇大门的钥匙。

日本软银集团CEO孙正义在MWC的开场演讲中对台下近万名听众说,“鞋子比人脑更聪明的时代即将来临,智能机器人总量将在30年内超过人口总量。”

软银在六个月前耗资322亿美元收购了全球最大的芯片架构设计公司ARM,孙正义打算在未来20年,ARM要卖出超过1万亿块物联网芯片。这些芯片将进入汽车、医疗、金融、工业和消费品等涉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所有领域。

这不是一个荒诞的预测。

麦肯锡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五年全球互联设备的数量增长了300%,2015年末全球联网设备为160亿台;而英特尔预计,2020年全球就将有500亿台形式多样的智能互联设备。

“5G的深度、广度和精度都远远超过了3G和4G,一个人或一个公司来改变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5G应用的不确定性,给创业者们带来了无穷的机会。”2月28日,在巴塞罗纳,中国移动前董事长王建宙在朋友圈里写道。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目前局中各方的焦虑也真实存在——5G要在2020年才能正式商用,距今还有三年,出发太早或者太晚,方向向左或是向右,都有可能面临巨大风险。

华为轮值主席徐直军在MWC主题演讲中提到,整个产业界以及所有参与者要有历史使命感——要让5G产业更有生命力,有更长的生命周期。唯有这样才能让产业各方受益,技术恒兴。

抢跑5G

5G带来的经济价值是可量化的。IHS Markit预测,2020年到2035年期间,5G技术将贡献GDP 0.2%的增长,创造3.5万亿美元的产出,这相当于包括沃尔玛、国家电网、苹果、三星等2016年全球财富排名前13强公司营收的总和。

由于商用近在咫尺,5G在此时备受关注。这届MWC,全球主流电信设备厂商华为、爱立信、中兴、诺基亚都推出了可供运营商立刻商用的5G系统设备。他们一致表态,将共同支持加速5G新空口(5G NR)标准化进程,以推动于2019年尽早实现5G新空口的大规模试验和部署。

运营商们也迫不及待开始5G研发和部署。

韩国电信(KT)已宣布将于2017年9月前完成其5G网络部署,日本运营商NTT DoCoMo也将于今年在东京试验5G网络。上周,中国移动、中兴通讯、高通三家公司宣布合作协同,将于2017年下半年在中国开展5G试验。

中国移动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它的5G脚步将直接决定全球5G部署节奏。此前,官方预计最早在2024年商用5G,后来将此计划提前到2020年,去年底,中国移动宣布在2018年就开始试商用5G,相比最早的计划,提前了六年。

Gartner研究总监刘轶告诉记者,产业如此积极的原因是,整个4G投资周期已经到了尾端,5G作为新投资增长点可带来新一波可观收入。

但5G标准尚未确定,爱立信、中兴、华为在这次展会上展出的5G商用设备,更多是和4G网络结合的非独立(Non-Standalone,NR组网)5G架构,它主要结合了4GLTE和5G NR(New Radio,新空口)技术,这相当于抢跑。

刘轶分析,在标准成型和全面商用前的窗口期,设备商希望提前展示技术能力和产品先进性,而这将直接影响其在正式商用后获得的订单。

不过,促使运营商和设备商赶在5G标准确定之前部署过渡性5G网络,更大的原因在于非独立5G部署的优势——不仅部署时间更短,而且由于结合了4G和NR,能够降低运营商部署成本。

每一次网络制式的升级革命,运营商都要为之付出沉重的基础设施投入,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在2015年对4G建设投资超过1000多亿元,沉重的成本开支导致三者净利润不断下滑。

中兴通讯副总裁张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运营商有自身战略和竞争考量,但大规模商用必然要基于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完整的产业链。“3G标准制定之初,欧洲也有一些运营商很早就商用,但真正大规模地爆发,还是智能手机产业链完善以后。”

而且,从更宏观层面分析,5G起步虽早,但是否适应商业和经济需求,目前还取决于多个因素。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总结,行业对下一代通信技术的认知仍然不清晰,5G区域需求的差异、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产业对5G的参与度等都是大规模商用时必须面对的难题。否则5G的生命力和产业周期都将大打折扣。

5G技术的研究和讨论,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

彼时,智能驾驶和AR/VR还没开始流行,它们并非5G的重要的场景。但如今,这些应用都在快速成熟,5G必须考虑对它们的帮助。

徐直军说,目前不能预测未来还有什么未知的应用技术会出现,在5G的生命周期里技术储备是否可以满足,这是个挑战。

此外,所有行业都期待5G能真正使网络从人的连接走向物的连接,但各个行业的参与度不够。徐直军指出,物联网的关键不在网络,网络很容易解决。物联网的核心在物,如何让万物具备可连接性,支撑物联网发展,才是关键核心。

另一个关键挑战在于,各个行业的管制政策都不一样,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管制政策。如果每个行业的管制政策各自为政,没有考虑移动通信的诉求,那么物联网也做不起来。

更大的挑战在于,整个5G发展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变化和诉求,各种各样的需求也会不断涌现出来。5G网络的提供方相当容易在解决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偏离长期目标。

物联网先行一步

从2014年开始,物联网概念主导了IT行业的大量并购和投资。仅2014年,全球花在收购所谓“物联网”公司上的资金就累计高达94亿美元,此后,这个数字还在呈几何级上升。

最早伸出收购之手的公司是谷歌、思科、三星、IBM、沃达丰和Verizon,此后,高通、英特尔等科技公司也加入其中。风险投资家对物联网也很感兴趣。每年,进入物联网领域的全球风险投资总额都超过10亿美元。

不过直到今天,它们多处于战略布局阶段,原因在于4G网络和效率不足以支撑新应用的规模落地。

这也直接导致今天这些炙手可热的应用创新,小到监测孕妇胎动的检测仪,大到精准调度资源的生产机械、智能汽车,都是基于特殊场景的碎片化的应用创新。

它们最终需要连接到智能医疗、智能城市、智能工业这样的大图景之下,需要一个无缝连接的统一框架,4G无法完成这个任务,5G才能。

5G技术相比目前4G技术,其峰值速率将增长数十倍,从4G的100Mb/s提高到几十Gb/s。也就是说,1秒钟可以下载10余部高清电影,可支持的用户连接数增长到100万用户/平方公里,可以更好地满足物联网这样的海量接入场景。

好消息是,不断更新的技术正在迅速弥合4G和5G之间的差距。

2月底,共享单车ofo宣布战略合作,华为为ofo提供连接终端和云端的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

NB-IoT可视为基于目前3G、4G网络的物联网网络连接技术,它可在现有的网络上提升网络的利用效率。单车使用的四个核心环节,找车、开锁、还车和计费的使用效率和体验,都依赖高质量的NB-IoT技术无线网络将单车与云端服务器“连接”起来。

MWC期间,中兴通讯董事长赵先明在接受GSMA(代表全球移动运营商的共同关注和权益的官方组织,MWC主办方)官方采访中提到,物联网产业不会等待5G上后才入场,而是在不同时间点,根据不同的应用,选择最合适的物联网技术。

他认为,现阶段两项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LoRA(基于 1GHz 以下的超长距低功耗数据传输技术)和NB-IoT,可以支持低数据量采集的物联网应用。如燃气抄表、车联网等。

所以,在这次展会,以及2016年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代表全球消费电子行业风向标的CES展上,出现了大规模基于零售、医疗保健、农业、建筑、公用设施、智能城市、联网汽车、云服务平台上的物联网终端硬件,物联网硬件正在走出概念,落地生花。

一位物联网资深专家告诉记者,物联网创业公司短期内受到市场和资本的追捧,容易获得较高估值,但这是不可持续的。

物联网设备的价值在于其背后的大数据利用程度,如果不能持续利用最好的技术和网络,与上下游大数据云打通,深度整合并创造价值,它们很有可能死在物联网爆发的前夜。

比如,孕妇胎动监测仪真正的商业价值不在于用户看到的监测数据,而可能是打通了医院、体检机构和社保网络,基于人工智能分析之后,帮助决策的数据。而这,需要一套打通多环节的机制,和一张兼容所有物联网标准的网络。

汽车成为融合尖兵

5G和物联网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建立生态。高通技术副总裁范明熙向记者表示,物联网涉及行业众多,需要一个或数个行业作为融合突破口,再向其他领域蔓延扩张。

汽车以其庞大的保有量和移动技术的天然连接性成为第一选择。

高通车联网产品管理副总裁Nakul Duggal表示,移动智能手机技术与汽车领域中的相关技术产生非常好的协同效应,智能汽车会成为移动互联网行业之后下一个影响巨大的产业。

汽车工业130年,经历了机械与电子的融合、机电与IT互联网的融合,如今正在经历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的融合。

本届MWC上,与汽车相关的展示随处可见,包括车载V2X通信模块、智能操作中枢系统、车辆定位、智能停车、交通数据分析、无线充电、高精地图、车载支付等技术。

2月23日,芯片设计公司高通和LG宣布将联合推动5G和C-V2X(Cellular Vehicle to Everything,移动车联网)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并预计将于 2018 年上半年通过多项试验展示。

在此前的CES展上,高通展示了一辆搭载了基于黑莓、Linix和安卓的自动驾驶系统。三个系统都采用了高通芯片

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和IT巨头都加入到了智能汽车的卡位战中。

北汽与百度在智能汽车领域战略合作,计划在2020年-2025年之间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

华为在德国已经利用5G技术开始了无人驾驶的外场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自动驾驶编队行驶和车辆协同紧急制动。

宝马公司展示了名为BMW Personal Copilot的自动泊车/召唤技术,即发出命令后车辆可以自动驶入车位,或是把车倒出车库。该技术吸引眼球的地方在于宝马加入了手势控制。

不过,一名现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该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当相关法律完善后,宝马才会将其应用到现有可购买的车辆上。

自动驾驶技术极具复杂性,不仅需要多种先进技术组合的支持,还需要成熟的技术和社会法制体系配套保障。

孙正义说,一辆新车上会安装500个ARM芯片,但它们没有一块是安全的。由于车辆可以移动,这可能导致无法控制的危险后果。

这些危险将不完全是网络高延迟和低带宽带来的,更是随之而来的恶意攻击。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网络攻击高达1280亿次,是一年前的4.2倍。

ARM的一位工程师在等待和妻子共进午餐的间隙做了个小实验,他打算试试能入侵多少台监控摄像头,结果他入侵了120万个,结果令人震惊。孙正义说,“ARM也因此急切地在加强安全性上努力。”

车联网的另一个挑战取决于5G生态的成熟。

“从无人驾驶汽车到可穿戴设备到智慧城市的一切,数十亿的智能设备相互连接。要想满足这些互联设备的各种不同的速度、延迟、能耗和规模需求,需要整个生态系统相互配合。”英特尔公司副总裁兼网络平台事业部总经理SandraRivera对记者说。

随着5G及前5G技术的成熟,物联网及云、人工智能对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将进入深水区,在汽车产业之外,它们也在悄然重构金融、医疗、工业、消费、娱乐等多个行业和领域。随之还将衍生、孵化出机器人、3D打印、下一代基因等改变生活、商业和全球经济的颠覆性技术,一些产业变革已经显露端倪,它们将面对的挑战也正蕴含于此。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8;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