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嵌入式技术> 业界动态> 机器人正经历着一场概念的革新

机器人正经历着一场概念的革新

2016-11-01

  传统的仅强调机械设备,替代人类肌肉力量的狭隘机器人概念,逐渐向着强调数据化、感知等更接近“人”的特性的方面扩张,国防安全、健康护理和公共服务等新的发展范畴随之衍生。

  当前市场上的机器人大致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类。其中,工业领域的应用多集中在3C制造业(电脑、通讯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物流以及农副产品;服务领域的助理、聊天和陪护等机器人种类的市场空间非常大;特种机器人则强调协作和安全,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汽车、无人机等领域。

  特种机器人,是一种非制造环境下用于公共安全、侦查、警用防爆、危险环境无人作业等特殊用途的机器人。

34.jpg

  然而,目前国内机器人的发展现状与人们所期盼的还有很大的差距。

  10月20-25日,“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丁汉在会上表示,目前国内的工业机器人大多只能在一些结构化的环境中工作,在线传感能力较差,服务机器人还只能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特种机器人则都需要通过遥控操作来完成特定工作。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主任陈卫东表示,机器人与人已不再是局限于工厂内独立且割裂的关系,在未来的服务业,即使是工业界,这一关系将会发展为更接近伙伴性的平等关系。

  由此,“共融机器人”的概念应运而生。据丁汉介绍,这是指能够与作业环境、人和其它机器人自然交互、自主适应复杂动态环境并协同作业的机器人,其特点为柔顺灵巧的结构、多模态感知的功能、分布自主及协同作业的能力。

  今年7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融机器人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研究计划正式获批,该计划预计投资2亿元,执行期为8年。该计划主要面向国内制造业、康复和国防安全三个方面对共融机器人的需求,研究刚柔机器人的机构学和动力学、人和机器人之间的自然交互,以及操作系统和群体智能。

  作为机器人行业发展的起点,工业机器人已在国外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时间,真正进入中国只有5-8年的时间,中国在传统工业机器人方面赶超国外的难度很大。

  对此,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认为,未来5-10年内,中国机器人行业将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服务机器人与特种机器人领域,中国和国外是站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同样面对着新技术突破的转折点,这对市场庞大的中国来说是机遇窗口。

  曲道奎认为,国内的服务机器人应在消防、救援、监护、护理、医疗,包括公共服务等领域实现率先突破。其中,由于公共服务机器人易于推广,其更容易实现率先突破。它的定位精度、实现的跟踪和起始点和传感功能,使其具备感知系统,完全可以适应外部工业和环境的变化,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智能。

  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中国残联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的残疾人口达8500万,占总人口的6.21%。可以看出,中国在养老、助残、康复等领域对服务机器人的市场需求十分庞大。

  服务机器人和过去的工业机器人相比,人工智能、机械运动与控制及具体的场景化应用这三大点是相一致的,但服务机器人的人性化和社会化,区别于单纯提供机械运动的工业机器人,现在出现很多在特定应用场景下担当伴侣角色的机器人,产业上已开始一定的布局。

  机器人所擅长的移动、操作以及对环境的认知,对帮助和照顾老年人和残疾人再合适不过,但目前市场上真正具备帮助能力的服务机器人却非常少。陈卫东表示,因为服务机器人所面临的环境是非结构的、未知且动态的,这对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安全性能和移动性带来了很大挑战。虽然这方面市场广阔,但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市场应用的程度,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当下产业转型升级的浪潮下,工业机器人也面临着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工业机器人未来要向中高端迈进,在未来五年规划里率先实现产品的突破。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在编程方面要完全实现自主的模型,人机协作、移动机器人和重载机器人等是需重点推进的方向,”曲道奎对记者表示。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4.8万台,同比增长12%。其中,中国工业机器人2015年销量累计6.67万台,同比增长30.3%,占全球市场份额四成。自2013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最大的消费市场起,中国已连续三年蝉联第一。

  曲道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10-15年,中国将继续保持世界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以及高速增长的态势。

  目前机器人国产化市场已从本体开始逐渐完善,但核心零部件和集成技术成为了最大的挑战和瓶颈。

  国内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在传统工业制造的水平下呈低端化的特点,满足不了性能上的需求。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是机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占到了机器人成本的70%。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2015年,国内约75%的精密减速器从日本进口,逾80%的伺服电机和驱动主要依赖日本和欧美的进口,其中只有控制器国内外差距最小。

  上海荷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锦霆表示,该公司原创的一款羽毛球运动陪伴机器人,可经过高速运算捕捉到运动轨迹从而与人互动,曾在亚太比赛中拿到了两次冠军。但这款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就连最基本的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也是。国产的设备和硬件非常多,但可靠性和耐用性存在问题。因此,昂贵的进口核心零部件提高了制造、应用和市场推广过程中的成本,生产周期也被迫延长。

  机器人如何适应各行各业的工艺要求,如何将各类技术集成在一个总控制系统,这是当前机器人企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机器人总部副总工程师李伯基认为,前几年国内水平较好的系统集成商多为国外集成品牌服务,鉴于目前国内机器人的水平不高,它们服务后者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国产机器人的市场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