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显示光电> 业界动态> iPhone跳级推新机 供应链恐洗牌

iPhone跳级推新机 供应链恐洗牌

2016-05-11

  1.苹果触控面板链 4月营运都衰退;

  触控面板厂F-GIS业成(6456)公布第1季财报,单季营收195.93亿元,季减47.8%,税后盈余3.53亿元,季减68.5%,每股盈余 1.13元,表现略低于预期。由于苹果持续清理iPhone库存,F-TPK(3673)和业成4月营收都大幅衰退,业成4月营收约46.73亿元,月减 15.20%,市场预估业成本季营收相比上季将有两位数的衰退幅度。

  苹果供应链第1季营运表现不振,由于iPhone 6S/6S Plus出货疲弱,而且公司谨慎接单,使得业成第1季营收锐减47.76%来到195.93亿元,但相比去年同期仍成长28.7%。营业毛利16.9亿 元,季减49.4%,年增118.8%,公司在低毛利率业务接单较为谨慎,毛利率仍守稳在8.6%。营业利益4.91亿元,季减68%,但较去年同期由负 转正,税后盈余3.53亿元,季减68.5%,年增845%,每股盈余1.13元。

  业成昨日也公布4月营收,单月营收为46.73亿元, 月减15.20%,年增11.04%,累计前4月营收为242.66亿元,年增24.89%。主要是因为苹果针对iPhone 6S/6S Plus持续进行手机库存调整,使得宸鸿和业成4月营收表现都不理想。不过接下来出货持稳,供应链预估5月、6月出货表现会反转向上。第2季仍是苹果新旧 产品交替阶段,业成营收相比第1季还是衰退,法人预估衰退幅度约10%~20%。第3季新款iPhone、二合一平板电脑等新产品陆续量产上市,下半年营 收才会看到明显反弹。

  苹果新推出的iPad Pro,就是业成提供MegaSite面板整合服务,出货单价比较高,可望挹注今年营运动能,惟苹果销售表现也将直接影响业成营运波动。

  2.iPhone跳级推新机? 供应链恐洗牌;

  明年推出的iPhone可能采用AMOLED萤幕与玻璃机壳,供应链恐将有新一波洗牌,尤以面板、镜头、机壳等最甚,鸿海、大立光、可成全面备战。

  iPhone 过往均采用低温多晶矽(LTPS)面板,外界预期,2017年的iPhone将改采AMOLED,由三星独家供应,一改过去日、韩业者分食的局面。鸿海入 股夏普后,意在争取iPhone面板订单,但明年夏普尚无法量产OLED,因此鸿海要抢iPhone面板单,还得等一等。

  至于鸿海、和硕仍将是新款iPhone的主要组装厂,但是纬创加入成为新款iPhone组装厂也势在必行,随着“十年”这个重要里程碑来临,在更多竞争对手加入下,鸿海独大优势也恐受考验。

  镜头订单争夺战也是一大焦点,日厂康达智新增产能预计今年6月开出,对玉晶光、大立光是威胁。

  3.苹果下一代或引爆OLED 中国产业链暂时吃不到这块“蛋糕”;

  一面是供应商寻找新的市场,一面是苹果急需寻找新的供应链创新来维持领头羊的地位。上周OLED概念股票持续发酵,主因是市场盛传苹果在下一代产品中使用OLED预期明确,苹果对智能手机行业影响力巨大,它的介入将带动OLED产业链的爆发。

  事实上,不只苹果,国产手机中,华为、OPPO、VIVO、金立等多个品牌已经使用OLED屏。在OLED新技术上,韩国三星和LG两家产能占到全球的95%。国内京东方和深天马开始在OLED面板加大投资,投产时间可能要到2018年。

  在OLED产业链中,为国际OLED材料生产企业提供OLED有机材料的中间体和单体粗品的A股上市公司被热炒,有券商分析指上游材料毛利率弹性比面板价格更大。

  OLED进入苹果视野

  研究报告显示,OLED屏幕具有高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域范围和可视角度,低能耗,更轻薄以及柔性特点等,延展性胜过目前的LCD屏幕

  业界盛传苹果使用OLED屏幕,但从不同机构发出的研报看,苹果究竟在哪一代产品中使用并不确定。主流说法是将在2017年更新的iPhone上使用OLED屏幕,同时计划将这种屏幕使用到iPad和MacBook上。

  上海一家券商TMT研究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预计2017年的苹果手机变动会较大,从产业链跟踪的消息来看,再下一代的苹果可能采用双面玻璃 机身配合无线充电技术(金属后壳影响无线充电),取消耳机孔使用蓝牙连接,实现整体完全防水。国产手机和三星已经率先使用OLED屏幕,苹果为了体现变化 大概率会使用曲面的OLED屏幕。

  该分析师对记者表示,OLED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一方面,LCD本身就拥有千亿美元级别的市场空间,OLED取代LCD的存量市场空间足够大;另一方面,虚拟现实(VR)、可穿戴设备等又为OLED提供了持续的增量空间。

  韩国垄断OLED产能

  在苹果供应链中,中国大陆企业数量最多,直接和间接供应商有346家,中国台湾地区共有41家;日本126家,美国69家,韩国有28家,但国内供应链 条始终处在被动跟随状态。在OLED领域中,以三星和LG为代表的韩企仍处于领先地位,2014年以来三星和LG在OLED面板上维持95%以上的市场占 有率。

  今年2月三星宣布计划投资36亿美元建设新的OLED工厂。据韩国《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苹果和三星已经签署了一份协议,后者 在2017年将向苹果提供大约1亿块5.5英寸OLED 面板,价值3万亿韩元,约25.9亿美元,合同有效期至少3年。韩国的LG显示公司在未来几年计划在OLED面板上投资90亿美元。

  国内在OLED技术投入较早的企业有京东方、深天马、昆山维信诺等企业。“维信诺PMOLED屏幕已经实现量产,但是PMOLED只能使用在低端消费电子 产品上,而代表主流的AMOLED,维信诺只能有小批量的生产。京东方和深天马工厂都在建设时期,预计投产需要到2018年。而在曲面的OLED屏幕上, 目前国内只有京东方成都工厂有产线设计,其他面板厂商追赶还需要较长时间。”上述券商研究员表示。

  深圳一家券商分析师则表 示,苹果供应链管理一般都会采用两家或更多供应商,一是为强化议价能力,二是避免单一供应商风险,苹果比较偏好非三星做供应商,以避免将苹果的面板研究成 果泄露给手机终端的竞争对手。三星之外LG也是最大可能的合作伙伴,富士康刚刚收购的夏普在OLED技术上只有研发技术,并没有配套产线,国产面板在 2018年之后能否进入苹果体系或者满足国产手机对OLED屏幕需要,还存在很大的未知数。”

  面板技术落后8年

  Display search研究总监张兵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三星在2010年左右已经具备OLED量产能力,如果国内面板企业顺利在2018年实现高良率的量产,这其中的差距大概有8年。”

  张兵表示,在OLED面板制造的产业链条上,器件、材料、生产设备制造难度是递增的,目前面板器件制造都在投入中,面临最大的不确定性是生产的良率情况。

  中信建投券商研报显示,目前OLED上游的有机发光材料,主要掌握在日、韩、美、德等国外厂商手中,国内暂无可替代产品。国内企业主要为国际OLED材料生产企业提供OLED有机材料的中间体和单体粗品,相关上市公司有万润股份、中颖电子、濮阳惠成等。

  4.苹果不再甜“苦”了产业链 供应商遭压价最多达30%;

  苹果正在渐渐失去光环。前不久公布的财报显示,iPhone的季度销售首次出现同比下降,而营收也出现13年来首次同比滑坡。随后,投资者对苹果的信心开始动摇,股价也出现了大幅下跌。

  伴随着苹果本身业绩的下滑,其供应链也开始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胃口已经容纳不下众多产业链日益增长的出货量。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期通过采访调查发现,这些产业链供应商最近又被苹果压价至多30%,利润率面临巨大压力,其中就包括众多A股市场的明星公司。

  数据冰冷地显示出苹果不再是以前的苹果,苹果不再“甜”!

  “苹果面临的直接问题是iPhone 6S产品销量不及预期,出现约20亿美元的库存,按照每部成本170美元计算,有2000多万部产品或者等价的元器件需要消化,苹果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对上 游的采购量减少,导致上游供应链企业业绩承压。”中金公司一名分析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还获 悉,目前苹果对主要供应商压价严重,最高零部件压价甚至达到30%。在巨大的压力下,目前苹果供应链公司转型需求急迫,方向主要指向国产手机品牌以及汽车 市场。虽然理论上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对传统汽车市场的替代是趋势,对锂电池、交互面板、连接线等上游市场产生需求,但从市场表现上看,手机供应链上游企 业进入汽车市场仍存在较大市场难题。

  产业链增速明显下滑

  今年一季度苹果主要供应商企业财报显示,玻璃盖板供应商 蓝思科技一季度营收下滑35%,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129.13%,亏损7400万元;电池供应商德赛电池一季度营业收入下滑16%,扣非净利润下滑 42%,电动马达供应商金龙机电一季度扣非净利润下滑20.98%;环旭电子扣非净利润下滑32.32%。

  据万得数据对苹果产业链公 司最近两个季度数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速放缓,2015年Q4和2016Q1产业链公司营收同比分别变动13%和-1%,这与苹果公司的 收入变动方向吻合,但优于苹果公司的收入表现(2%和-13%),这主要受益于华为等非苹阵营的强劲销售,然而非苹阵营的毛利率较低。

  国金证券的一份行业研报也认为,有些A股电子企业1Q16财报还算可以,但股价不涨反跌,说明市场气氛不在这里。其实在这之前不久,不少台系开云棋牌官网在线客服国际 级大厂3月份营收都创几个月来新高,但是这些企业均表示未来前景不明,2Q16淡季效应依然明显,所以A股企业自然无法逃脱这样的趋势。

  而苹果对二季度预期的降低,使得供应链淡季在二季度或继续持续。苹果在财报中预计二季度营收为410亿~430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47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3%~17%。消化20亿美元的库存且iPhone SE的平均售价较低是主要原因。

  保利润苹果压价供应链

  与此同时,市场盛传苹果为了确保自身的获利,开始对配套供应商施压,要求零组件全面降价,最高幅度达30%。

  “电子零部件都有自然跌价的规律,以往苹果对供应商价格更新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份都会出现,但我们了解到今年压价幅度稍大,比较明显的是包括台积电在内的芯片供应商。”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20%以上的高幅度压价只能出现在芯片这些高利润行业,国内产业链除了金属壳加工利润稍高能接近20%,电池、马达等供应商利润只有13%左右,压价 对供应链带来一些利润的压力,但是苹果已经是附加值最高的客户,供应商也只能承受。”该分析师认为,苹果对零部件供应商价格调整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引 入新的供应商。

  面对压力上市公司紧急转型

  面对苹果的现状和压力,《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多家手机产业链上市公司正在进行密集的转型。据了解,市场份额逐渐走高的国产手机客户成为苹果供应链企业争取的对象。

  “其实可以观察到,以往伯恩光学和蓝思科技几乎不会参加国内手机产业的论坛,因为他们主要服务对象就是苹果,但是从去年开始杨建文(伯恩光学董事长)和周群飞(蓝思科技董事长)与国产手机企业接触明显增多了,他们对国产品牌的市场有了诉求。”第一手机界孙燕飚表示。

  德赛电池供应电池产品份额超过苹果手机用量一半,这家公司从去年开始进入国产手机市场。从2015年财报可见,德赛电池的苹果订单占到公司营收的近70%。苹果市场低迷也直接导致德赛电池净利润和毛利率双降。

  德赛电池一位高层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德赛电池注意到对大客户的依赖,并开始改变这一局面,拓展国内智能手机客户,在小米、OPPO、 VIVO供应份额约三成。去年年底进入华为供应商名单,目前尚没有供货,今年的主要目标是吃下华为一部分市场,另外是进入笔记本电脑市场。

  立讯精密通过并购昆山联滔成为苹果主要的连接器供应商。5月3日,立讯精密在互动平台上介绍称,目前国内主流手机品牌几乎都是公司Type-C连接线产品的客户。

  “和国产品牌的合作能给这些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是从单款产品出货量来看,苹果单款有过亿的销售能力。”

  跨界整合面临技术和市场难题

  横向向国内手机市场拓展,对进入苹果供应系统的企业来说,拼抢一部分珠三角地区中小供应商企业的份额,存在技术和资本优势。而多家苹果供应链企业将方向指向汽车市场,这种跨界整合则不仅面临技术难题,还有市场难题。

  德赛电池从控股惠州聚能变为参股之后,在2015年重新设立子公司惠州新源布局汽车锂电池。前述德赛电池高层表示,目前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布局上还没有比较明显的进展。

  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分析,智能手机电池只有一颗电芯、笔记本电脑电池电芯为4到6颗,汽车电池需要的锂电池电芯数量上万颗,相比手机电池管理,汽车电池管理系统需要更成熟的技术。

  蓝思科技也在尝试向智能汽车产业链布局,市场目标指向特斯拉交互屏幕的玻璃盖板。上述分析师表示,特斯拉该零部件供应商已经有群创光电、LG供应商,且这种面板技术含量小、附加值较低,出货量和苹果产品相比不足一提。

  另外立讯精密通过定增引入资本的方式拓展汽车连接线产品,欣旺达连续与多家新能源车企签署战略合作关系,布局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业务。

  此外,并购可能是苹果产业链公司跨界的最好路径。安洁科技是苹果功能性器件的核心供应商,市场份额接近五成,从苹果公司获得营收曾接近40%。2014 年公司通过收购进入汽车电子领域,并在2015年逐渐取得突破,绑定大客户博世,成为汽车电子二级供应商。2015年财报显示,博世占安洁收入约6%,安 洁汽车电子业务也主要来自博世。

  眼下,安洁科技也有可能将成为特斯拉的合作伙伴。4月份,安洁科技称目前正在配合特斯拉新产品的研发和试产,小批量生产一些有关电池类的配件。

  5.夏普面板事业部可能扩至10个以上 配合鸿海资源整合;

  鸿海收购夏普之后,双方资源协同的工作正在推进中。据台湾媒体的消息,夏普可能会由5个事业部扩大到10个以上的事业部,以配合与鸿海之间的资源整合。

  最近,鸿海旗下的面板业务龙头“群创”公司,高管层变动很大。业内推测,一些从群创退出的高管人员,可能会为接手夏普的面板事业做准备。12日,群创将举行记者会做说明。

  对于这些传闻,夏普(中国)相关人士5月9日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应说,目前还没听到夏普日本总部的相关说法。

  奥维云网(AVC)显示产业链事业部研究总监王晓宇则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认为,夏普把面板业务细分、事业部扩大到10个以上的可能性比较大。群创原来负责液晶面板的骨干,将逐步接手夏普的面板事业,这有利于鸿海与夏普的资源整合。

  王晓宇说,鸿海的董事长郭台铭曾在2014年提出“11荧(屏幕)、3网、2云”的构想。“11荧”是指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电 视、机器人(25.050, -1.03, -3.95%)等11块荧光屏幕;“3网”指互联网、物联网和智慧电网;“2云”指云计算和雾计算。

  夏普目前有液晶面板、消费电子、太阳能电池、零部件等五大事业部。王晓宇预测,一旦鸿海最终完成对夏普的收购,为配合郭台铭“11荧、3网、2云”的构 想,夏普的液晶面板业务将会细分,比如进一步细分为手机、IT、电视、商用、车载和机器人、智能穿戴等4-6个左右的事业部,从而令夏普事业部的数量从5 个扩大到10个以上,方便与鸿海、群创的资源进行协同。

  群创最近高管层变动很大。群创董事长段行建、群创副总经理丁景隆都从群创退出;鸿海派驻群创的董事、鸿海集团副总裁戴正吴也因个人原因从群创辞任;而鸿海电视事业部总经理邱创仪将代表鸿海进入群创。5月12日,群创将举行记者会对最近的高层变动进行说明。

  王晓宇分析认为,作为台湾面板业的“两虎”之一、鸿海旗下的面板业务旗舰群创负责液晶面板业务的骨干最近密集从群创辞职,很有可能是为了接手夏普面板事业做准备。

  鸿海集团副总裁戴正吴曾说,夏普与群创都是独立公司,双方交流会通过商业程序,不会混为一谈。

  “群创的骨干,逐步接手夏普面板事业,将有利于夏普与鸿海、群创的资源整合”。王晓宇说,郭台铭肯定想把夏普最核心的面板资源握在自己手里。

  6.京东方称LCD企稳 加码新技术提升产品价值

  主营TFT-LCD制造、销售和研发的上市公司京东方A日前对外指出,目前LCD市场已出现企稳迹象,公司会抓住机会,努力提升盈利能力。

  从2015年下半年以来,全球LCD行业出现明显周期性波动,需求不振,价格快速下滑。京东方A去年的经营业绩也出现了波动,行业低迷态势延续至2016年第一季度。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创立于1993年4月,核心业务包括显示器件、智慧系统和健康服务等。在显示器件业务上,主要提供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及车载、穿戴、工控、医疗、拼接、教育等显示屏。

  智慧系统业务,主要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方向,构建云平台,以及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能源物联网、车载显示与车联网、智慧显示系统、移动健康产品等五大业务体系。

  健康服务业务,主要以“信息医学和大数据”为基本特点,构建O2O医疗体系、细胞工程和大数据及产业园区三大业务板块,为公众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智慧健康服务产品及服务,目前。

  在2015年报中,京东方A表示,2015年,世界经济面临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复杂、最严峻形势,下行压力大、复苏缓慢且不平衡。

  京东方A去年实现营业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32.07%,“811汇改”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三日大幅贬值,三日跌幅合计超过4.6%,虽受汇率大幅波动影响产生账面汇兑损失约8.15亿元,公司2015年仍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6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全年,京东方A新增专利申请数量6156件,累计可使用专利突破40000件。BOE Alta电视产品上市并获两项国际大奖,110英寸4K产品、智能支付手环产品实现量产,整机代工月出货量突破百万台。

  2015年,京东方重庆第8.5代TFT-LCD生产线提前点亮,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创业内最快速度;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福州第8.5代TFT-LCD生产线、合肥第10.5代TFT-LCD生产线同一年内开工。

  此外,北京第8.5代TFT-LCD生产线、合肥第8.5代TFT-LCD生产线基板投入量创新高,重庆第8.5代TFT-LCD生产线快速推进产能爬坡。

  面板产业竞争格局的变化,是2016年巨头直面的市场难题。京东方A在年报中亦指出,显示产业受传统大宗产品需求不振和价格下行影响,主要产品出货价格出现周期性下调,全球面板厂商调整产品组合,积极采取措施以度寒冬。

  各大面板厂商一方面持续扩充规模,另一方面积极布局AM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力求把握本轮周期性调整机遇,提升综合竞争力,抢占产业制高点,实现快速突破。

  京 东方A称,对公司而言,2016年极具战略意义,力求在本轮周期性调整中把握机遇,化行业低谷为企业超越机会。其中一个重心,就是推动触控模组、高分辨 率、新应用和LTPS、OLED等新技术产品客户端认证和销售,提升产品价值,成为品牌客户新技术高性能产品主要供应商,提高市场敏感度,将市场波动对公 司影响降到最低。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