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高通的“大船” 国内手机商扬帆出海
2016-04-25
“友谊的小船,为什么说翻就翻”?
归根到底,还是一方没有遵守游戏规则。
当然,如果高通与手机厂商之间能拧在一起,形成连横的船队,那么,不仅有助于各方抵御大风大浪,也有助于各方抢滩海外市场。
“100家”
日前,高通和酷派对外宣布,双方达成了新的3G和4G中国专利许可协议。
按照协议条款,Qualcomm授予宇龙开发、制造和销售在中国使用的3G WCDMA及CDMA2000(包括EV-DO)和4G LTE(包括“三模”GSM、TD-SCDMA和LTE-TDD)终端的付费专利许可。
至此,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整改要求,高通已经重新与包括华为、中兴、联想、小米、酷派等在内的共计一百家国内手机厂商、零部件厂商、模块厂商达成新的专利许可协议。
据此测算,自201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对高通作出处罚至今,短短一年时间内,高通相当于平均每个月与10家左右的厂商达成新协议。
那么,在国内手机产业链相关厂商相继与高通达成新的协议后,高通与手机厂商间的“友谊小船”也不断发展壮大,然而,这是否意味着高通与国内手机厂商间的“友谊小船”,不会再“说翻就翻”呢?
观望欠费:一度让高通收入遭到腰斩
2015年11月,高通总裁德里克-阿伯利(Derek Aberle)在公司发布季度财报后,在面向分析师召开的电话会议上称,由于部分中国手持设备制造商瞒报销量,或停止支付无线技术专利许可费,公司许可收入减少,致使当季净利润减少44%。
高通的无奈由此可见一斑。因为此前高通的营收一直是“水涨船高”。
高通发布的历年财报显示,2012年至2014年期间,高通每季度的净利润均在18亿美元之上,而2015年连续四个季度净利润均在18亿美元以下,其中,2015年一季度至四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0.5亿美元、12亿美元、11亿美元和15亿美元。
其中,2015年一季度高通净利润“腰斩”的原因是向发改委一次性缴纳了“60.88亿元,约合9.75亿美元”的巨额“罚单”。
显然,2015年上半年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对高通提出的多项整改要求,不仅让高通在国内的利润遭到“腰斩”,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手机厂商集体观望、拖延甚至“欠费”的“侥幸心理”。
事件转机:高通成小米海外最大庇护
鉴于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所处的通信终端发展阶段,印度已经成为国内手机厂商出海征战的重要“站点”。
但是,“螳螂扑蝉,黄雀在后”,国产手机厂商盯上了印度市场,爱立信等专利巨头则盯上了国产手机厂商。
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爱立信所拥有的ARM、EDGE、3G等相关技术等8项专利,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诉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当时,爱立信申请的“禁止小米在印度市场销售、推广、制造及进口涉嫌侵犯爱立信专利的相关产品,并要求小米和其印度当地的电子商务合作伙伴Flipkart,暂时停止销售爱立信起诉的涉案专利产品”临时禁令获得法院同意。
随后,小米按照“每台设备预缴 100 印度卢比于法院提存”的条件,获得使用高通芯片手机的继续销售许可,而对于搭载联发科芯片的手机则依旧处于“禁售”状态。
简单说,如有没有高通的专利“庇护”,小米手机的印度之旅将彻底“铩羽而归”。
尊重专利:成国内新老手机厂商的共识
高通专利对小米的有效“庇护”,也让国内其他手机厂商对高通专利有了新的认识,而这也促使“尊重专利”成为国内新老手机厂商的共识。
截至目前,包括中兴、华为、小米、酷派、奇酷、联想、TCL、海尔、格力等在内的100家国内手机相关厂商与高通重新达成新专利许可协议。
由于高通此前在2G、3G、4G等通信技术领域均有相当的专利积累,对于国产手机厂商出海征战海外市场时,可有效制衡或抵御来自爱立信等其它巨头的专利“讨伐”,赢得宝贵的市场时间跑马圈地。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董明珠的手机虽然还没有在市场正式亮相,但是,他们也与高通签署了专利许可协议。
由此可见,国内绝大多数已进入或准备进入手机市场的厂商已相继“买票”登上高通专利大船。
在国内“双创”战略、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家对包括专利在内的各种知识产权尊重与保护的力度不断加码。
值得一提的是,有关部门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将故意侵犯知识产权的企业和个人纳入信用记录等,明显是在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以此来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护航创新、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可持续发展。
另类魅族:从年增长350%调至年增长25%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述一百家与高通达成专利合作的名录中,还有一些大家熟知的手机厂商暂时“缺席”,比如魅族等。
数据显示,2014年,魅族智能手机出货量仅有440万台。2015年2月,魅族宣布获得阿里5.9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并开启“机海战术”,布局高中低端,并在销量上一路高歌猛进。
2015年10月,魅族总裁白永祥声称魅蓝系列手机已经卖出1300万部。2016年4月6日,白永祥又透露,魅蓝系列产品销量已经达到2000万部。
不过,进入2016年,魅族大幅调低了自己的发展速度,由2015年350%的增长调整为今年的25%的增幅,全年销售目标为2500万部,由此也导致了魅族的市场份额有下降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查公司赛诺的数据,魅族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从2015年第三季度的5.6%,下降到2016年2月份的4.4%。
与此同时,魅族在自身的专利布局或积累上并没有及时跟上,这对任何一家手机企业的长远发展都是非常核心和致命的。
漠视专利:魅族专利布局与猛增的销量“脱节”
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3月31日,魅族提交的专利申请中,发明公布数为302件,发明授权数21件,实用新型数22件,外观设计数130件。
与2014年11月相比,魅族的发明公布数增长了1.8倍,发明授权数增长了4.3倍,实用新型数增长了38%,外观设计数增长了55%。
简单说,过去一年魅族在专利布局上的积累与其市场销量的表现存在一定“脱节”,其技术创新或专利积累很难支撑其销量长期暴涨。
更重要的是,近两年,虽然魅族的专利布局情况有所改善,但是,与其他国内手机厂商相比,差距还是非常大。
成立已满13年的魅族,且不说中兴、华为有“天壤之别”,就是与酷派、OPPO相比,也是差距巨大,就连小米它也难以望其项背。
而这背后恐怕是魅族内心对包括专利在内的各种知识产权不够重视或敬畏。
对于高通与国内手机厂商间的“友谊小船”,到底会不会说翻就翻,关键在于双方是否遵守乘船规则,如果一方不遵守规则,恐怕这小船也是会说翻就翻的。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双方的合作之船或友谊之船由小变大,抗风浪的能力也会增强,不仅不会“说翻就翻”了,还能深耕国内市场,同时扬帆出海,共同开拓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