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设计了一套基于Z-wave的网络泵无线通信系统。系统以注药泵传感器和ZM3102模组为核心,从网络泵无线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软硬件、网络协议、组网等方面阐述了网络泵系统的特点和设计方法。最后经过测试,验证了系统通信的可靠性和组网的简易性。该系统可以普遍用于医疗医院,可为医院提供一个智能、方便的环境。
关键词: Z-wave;网络泵;无线通信
0 引言
在医院的许多临床应用中,需要对病人进行静脉持续给药,如癌症化疗、术后镇痛麻醉等。一般是采用传统的静态方式,让病人持续卧床或间断床边休息。这样限制了病人的活动也加重了护士的工作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微电脑便携式注药泵,通过微电脑控制能精确匀速给药,提高了患者持续静脉注射期间的生活质量,也减少了护士工作量。但这也存在着缺点,由于携带方便,病人活动范围扩大,使得病人位置分散,难于管理,而且对每个注药泵的状态需要医护人员人为记忆,容易出现偏差[1]。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迅速,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2-3]。基于此,人们假想把医院里的微电脑便携式注药泵组成无线网络系统,对给药者的注药泵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从而方便查看注药泵运行状态,便于管理。有研究人员尝试将ZigBee应用于注药泵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但ZigBee组网复杂,功率消耗较高[4-6]。
为了克服ZigBee组网复杂和功率消耗较高的缺点,本文采用另外一种无线通信技术Z-wave,设计了一套基于Z-wave的网络泵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对注药泵运行数据的采集和状态的更新,然后无线传输到监控PC。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行且组网简易。
1 系统架构设计
本系统使用基于Z-wave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借鉴了Z-wave的智能家居设计研究经验,网络泵无线通信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整个系统由网络泵节点、Z-stick和PC机三部分组成,其中节点是网络泵,它是在爱普科学仪器(苏州)有限公司设计的微电脑便携式注药泵中嵌入了Z-wave无线模块而形成。Z-stick一般直接插到电脑上,是Zensys公司提供的一种自我供电的节能型Z-wave USB适配器。它可以快速地组织网络,把Z-wave命令显示到它连接的监护PC上,增强对网络内所有网络泵节点的控制。其功能是将采集到的网络泵数据通过串口转USB的方式传给PC机。图2所示为数据传输过程。
每个网络泵无线通信网络里的网络泵节点多达到232个,还可通过组网扩充更多的节点。可以根据医院的需要,灵活调节网络泵无线通信系统的大小。
2 系统实现
本系统主要包括网络泵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和在PC上对整个系统操作管理的软件设计。
2.1 网络泵的硬件设计
网络泵的硬件部分包括注药泵和ZM3102模组。以8 bit ATMEGA128L微处理器开发板为基础构建开发。其基本结构如图3所示。
网络泵的核心是ZM3102模组,ZM3102模组与注药泵通过RS232接口相连。
ZM3102模组的核心部分是ZW0301集成电路,其微控制器核心采用六倍速8051架构,搭配32 KB的Flash ROM以及256 KB的SRAM,SPI/UART接口。ZM3102模组的其他电路还有RF电源滤波器、去耦电路、32 MHz晶体、RF前端等。
网络泵硬件设计的射频部分同时考虑了868.42 MHz(欧洲及中国)、908.42 MHz(美国)的兼容,但是选频电路的参数不同,滤波器SAW也是不同的。尽量使天线远离电路,确保射频信号的有效接收和发送。RF天线具有优良的无线接收灵敏度和强大的抗干扰性,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7]。网络泵电路图如图4所示。
2.2 网络泵的软件设计
网络泵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中,网络泵节点并不是时时刻刻在工作,只有在被需要时,才开启电源工作。这种工作特性降低了功耗,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软件按功能分为:LCD驱动模块、通信协议模块和中断处理模块。
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这里的有限状态机包括四个状态,分别为空闲、帧解析、串行发送、校验。当有信息需要发送时空闲状态就转为校验状态,当接收到信息时,就转为帧解析状态,如果没有任何操作,则维持空闲状态。如果请求无响应,帧解析状态就转为空闲状态;如果有响应,发送解析状态就转为串行发送状态。
2.3 网络泵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网络泵的软件设计是在Zensys提供的动态链接库(Dynamically Linked Library, DLL)基础上进行的。微电脑注药泵集中管理系统软件主要由4部分组成:节点操作、实时监控、历史信息采集、报警。
(1)节点操作主要负责网络泵的加入或移除。
(2)实时监控主要负责网络泵数据的采集。网络泵的信息根据定时器定时向PC传输。PC将数据进行处理后在PC上显示。应用程序实现PC机与网络泵接收和发送信息的通信。
(3)历史信息采集主要对历史网络泵状态信息的读取。
(4)报警主要用于网络泵出现异常状况,不能正常运行时。
该管理系统软件完成了对网络泵节点的操作,并通过Z-wave USB适配器与网络泵节点通信;对采集的状态信息进行了处理和显示;界面操作简单,主要用于实时查看。由于网络泵无线通信系统是双向通信系统,可以发送命令进行控制,但医药设备一般不采用控制,只是发送命令读取数据状态来保证网络泵的应用安全。
3 网络协议与组网的实现
3.1 网络协议
本系统无线传输网络采用Z-wave无线传输协议,相对于其他无线通信标准而言,Z-wave协议栈更为紧凑、简单和灵活。
Z-wave协议栈包括应用层(APP)、传输层(TRANSTER)、媒体介入控制层(MAC)和射频媒介(RF-MEDIA)[8-9]。应用层是一个快速存储器(闪存),主要是便于厂家预置他们的应用软件,用于采集网络泵的数据,查看状态。协议的主要功能:设备间无线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和结束;确认模式的帧传送与接收;配置应用休眠的节能模式。当有节点进行数据传送时,MAC层有一个冲突避免机制防止其他节点开始传送。
这样的设计尽可能地降低了成本,易于实现,数据传输可靠,短距离操作以及非常低的功耗。
3.2 网络泵系统组网
根据系统构建的需要,网络泵网络设计为网状结构(也称“多跳”网络),如图6所示。该结构具有组网简单、通信可靠性强的特点。只需要通过微电脑注药泵集中管理系统软件上的节点操作,把网络泵添加进网络系统,就会根据需要自动生成通信路径。网络泵网络完全具有Z-wave网络的优点,采用了动态的路由协议,网络泵网状网络中,任何一个网络泵都可以作为路由器或接入点。如果最近的接入点受到信号阻断的影响,那么还可以将数据路由到另一个网络泵。数据以这种方式不断地从一个网络泵 “跳”到另一个网络泵,直到到达需要读取数据的网络泵,非常适合医院网络泵组网的需要[9-10]。
在本系统规划中,病人携带注药泵在距离Z-stick 100 m内的位置,PC软件都能读取网络泵的状态数据,实时了解泵的状态。
4 性能测试
4.1 通信节点测试
可靠性测试一般有3种方法,即测试比特错误率(BER),帧错误率(FER)及通信错误率(CER)。网络泵模块中一般使用通信错误率(CER)来表示网络泵节点通信间的可靠性。假定在一个网络泵无线通信系统中,给药者携带网络泵离Z-stick 30 m,通过测试可以得到,网络泵模块的通信错误率(CER)小于10-6。
4.2 组网测试
通过微电脑注药泵集中管理系统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组网测试,软件界面如图7所示。
当有某网络泵要加入网络时,点击增加节点,这个网络泵就会自动加入网络,主控制器将给它分配与这个网络相同的HOME.ID,并同时拥有不同且依序的NODE.ID。
5 网络泵系统分析
本系统把Z-wave用于智能家居设计的方案,根据其特点和优势用于无线医药设备通信系统中,开发出网络泵无线通信系统。本系统具有以下特色和创新:
(1)对医院里比较分散的注药泵采用了Z-wave的组网方式,组网简单、快捷。
(2)由于协议的紧凑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功耗。
(3)把智能家居中的Z-wave技术的应用扩展到了医院的注药泵的无线通信系统,充分发挥了Z-wave的技术特点。
6 结论
本文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Z-wave技术、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设计了网络泵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将医院的注药泵无线化、网络化、智能化。同时该系统成本低、功耗低、信息传输可靠性强,非常适合医院注药泵系统的无线管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纪洪新,赵淑红,杜明艾.PICC联合微电脑自动注药泵持续化疗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3):56-58.
[2] 董大鹏,唐晓英,刘伟峰,等.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医疗监护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应用,2008,34(10):29-31.
[3] 滕志军,屈银龙,赵雷.ZigBee在病房护理呼叫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1,37(11):52-57.
[4] 蒋建平,陈辉.降低ZigBee网络能耗的路由安全算法[J].电子技术应用,2012,38(7):140-143.
[5] 孙锦中.基于CC2420的ZigBee通信节点的设计与实现[J].微型机与应用,2010,29(19):22-27.
[6] 彭建华,王新.ZigBee与Z-Wave通信技术比较研究[J].山西电子技术,2012(4):62-64
[7] 李杰,陈曦.无线传感器网络随机调度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2011,31(3):594-597.
[8] 徐小涛,黄旭林,朱学维.Z-Wave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8(10):34-36.
[9] 张勇,卢志强,王小荣.Z-Wave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0,4(2):57-58.
[10] 满莎,杨恢先.基于ARM9的嵌入式无线智能家居网关设计[J].计算机应用,2010,30(9):2541-2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