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嵌入式技术> 设计应用> 串联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的误差修正
串联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的误差修正
2015年电子技术应用第1期
赫建立1,朱龙英2,成 磊1,郑 帅3,陆宝发4
1.常州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常州213164; 2.盐城工学院 汽车工程学院,江苏 盐城224001; 3.安徽理工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4.江苏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 镇江212013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ID控制算法的串联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策略,首先采用减聚类的方法和改进的Logistic映射对RBF神经网络进行聚类中心的优化,然后将改进RBF神经网络中的自适应学习机制和自调整能力应用于传统PID控制算法中,对PID控制算法进行最优PID控制参数的选取。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串联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策略相比较传统PID控制算法,其误差更小,精度更高。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258-7998(2015)01-0060-04
Error correction of fuzzy adaptive PID algorithm for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of serial robot
He Jianli1,Zhu Longying2,Cheng Lei1,Zheng Shuai3,Lu Baofa4
1.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China; 2.School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01,China; 3.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232001,China; 4.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1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roposed a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of serial robot based on RBF neural network optimized PID control algorithm. The adaptive learning mechanism neural network and self adjusting ability in the RBF were applied to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algorithm. The optimal parameters of the PID control algorithm was selecte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PID control algorithm,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proposed optimized PID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RBF neural network in series robot 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strategy had smaller error and higher accuracy.
Key words :PID control algorithm;RBF neural network;error correction;series robot;trajectory tracking control

0 引言

  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在焊接、切割、搬运、喷涂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1]。机器人的出现是为了适应制造业规模化生产、解决单调重复的体力劳动和提高生产质量,因此从一诞生就掀起了全球研发和应用的热潮[2],并逐渐成为柔性制造系统、自动化工厂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自动化单元[3]。

  机器人控制的常用算法有 PID 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迭代学习控制、滑模变结构控制、反演控制设计方案、神经网络控制和模糊控制等[4]。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智能控制理论的发展,先进的智能 PID 控制策略相继被提出,为复杂动态不确定机器人系统的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5]。例如,任国华等学者提出了一种“多项式PD控制+机器人全局位置重力补偿”的控制策略,并通过Lyapunov直接法证明了闭环系统的全局稳定性;另外由于增益的调整可能导致电机的力矩饱和,从而影响控制性能,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基于此,又给出了简单的增益调整规则[6]。胡克满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策略实现了六自由度喷涂机器人的位置控制,通过BP神经网络的学习和在线辨识,自适应地调整PID的控制参数,从而获得较好的控制性能和应对参数变化的鲁棒性[7]。昝鹏等人针对由空气压橡胶驱动器驱动的三自由度微型机器人,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策略,用系统输出的预测值来代替实测值, 实时计算权系数的修正量来改变控制参数以提高控制效果,该方法弥补了传统PID控制方法的不足[8]。

  本文针对传统PID控制算法串联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PID控制算法的串联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策略,采用自适应学习策略对PID控制算法进行优化,以减小原算法的控制误差。

1 PID控制算法

  PID控制是较早流行起来的控制方法之一,由于其在鲁棒性上具有较好的性能,被大量作用于过程的控制中,并且使用也比较简便,可靠性较高。

  模拟PID调节器框图如图1所示。

001.jpg

  常规控制器作为一种线形控制器,其数学模型为:

1.png

  其传递函数为:

2.png

  其中:Kp为一个特定的比例系数,Ti为一个代表积分时间的常数,Td为一个代表微分时间的常数,e为调节器的输入偏差数值,uo是控制量的基准。

  积分环节的功能是消除静差,但容易造成超调和振荡。比例环节的功能是能快速找出误差,却无法去除稳态误差,并且因为过大的作用容易引发不稳定。微分环节的功能是优化系统的动态特性,通过减小超调等来降低振荡,并能够加强其稳定性。

2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

2.1 基于减聚类优化的RBF神经网络

  RBF神经网络的结构如图2所示。

002.jpg

  设RBF神经网络输入节点个数为n,隐含层节点个数为m,输出节点个数为p,则第j个隐含层节点的输出为:

3.png

  其中,x为输入向量,cj为中心矢量,j为基宽带参数,并且有:

4.png

  网络输出层第k个节点的输出如式(5)所示:

5.png

  其中,wkj为 qj→yk的权值,k为阈值。

  选取以下函数作为网络训练的目标函数:

6.png

  其中,dk为理想输出, yk为实际输出。

  针对传统RBF神经网络隐含层单元数目难确定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减聚类的方法对隐含层中心数目进行优化。设一个立体的 n维空间 p个数据点(x1,x2,…,xp),根据下式设定数据点xi处的密度指标:

7.png

  然后对上式求出的密度指标Di进行最大值的选取,选取结果为聚类中心,记为xc1,接着对上述密度指标进行更新操作,如下式所示。

8.png

  对更新后的密度指标,重复最大值选取操作,设定聚类中心,直到满足下式要求时,结束循环。

9.png

  接着,采用Logistic映射对RBF神经网络进行优化。Logistic映射的变量转换,如下式所示。

10.png

  将其代入Logistic映射中,得到:

  xn+1=1-2(xn)2(11)

  最后,采用减聚类的方法和改进的Logistic映射对RBF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具体步骤如下:

  (1)采用减聚类的方法得到RBF神经网络的聚类数目,记为k,将输入样本记为Xi;

  (2)对聚类中心进行随机选取,并对其到输入样本的距离进行计算。

12.png

  其中,i表示聚类中心,并且有i=1,2,…,k;j表示输入样本,并且有j=1,2,…,N。

  (3)对式(12)得到的到输入样本的距离di进行求平均操作,如下式所示。

13.png

  (4)采用Logistic对中心值进行精度的提升,如下式所示。

14.png

  其中,Yn的取值范围为(-1,1)。

  (5)在迭代n次后,得到最终的聚类中心,如下式所示。

  c(n)t=c(n-1)t+zn Yn-1(15)

  其中,zn=z0 exp(·n)为迭代中的变化参数。

  (6)循环n次迭代,比较聚类中心的大小,选取其中的最小值,作为RBF神经网络聚类中心。

 2.2 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

  针对串联机器人系统的控制需求,本文采用上文提出的改进RBF神经网络对传统PID控制算法进行改进,以达到更精确的串联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控制策略如图3所示。

003.jpg

  图3中的r(t)为给定信号,y(t)为机器人支路的输出信号,则基于改进RBF神经网络的PID控制误差为:

  error(k)=r(k)-y(k)(16)

  PID控制算法的各项参数分别为:

  x(1)=error(k)-error(k-1)(17)

  x(2)=error(k)(18)

  x(3)=error(k)-2error(k-1)+error(k-2)(19)

  将式(17)~(19)代入增量式PID控制算法中,则控制算法为:

  u(k)=u(k-1)+kp x(1)+ki x(2)+kd x(3)(20)

  神经网络的训练指标为:

21.png

  代入到增量PID控制器的参数kp、ki、kd的表达式为:

2223.png

24.png

  式中,N1Q0X$]1N3QI5MCBT)~A2)3.jpg为学习速率,%M{TW{_(_2RQNP}583V5[~6.png为串联机器人各条支路的输出对支路控制的灵敏度信息,其表达式为:

25.png

3 算法性能仿真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对其进行仿真实验,并与传统算法进行对比。串联机器人额定功率为400 W,额定转速为3 000 r/min,额定转矩为1.3 N·m,最大转矩为0.67 N·m,某两次位移控制的结果如表1所示,多次实验的对比结果如图4~图6所示。

  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改进PID控制算法因为通过改进RBF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学习和调整,其对串联机器人的位移控制与预期位移近似,其控制的平均误差可以达到3%以内,并且其平均响应时间为1 s,远远小于传统PID算法。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比传统PID控制算法对串联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的效果要好,大大降低了其误差,提高了PID控制器的鲁棒性。

4 结论

  串联机器人系统是很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其轨迹跟踪控制是在串联机器人控制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改进PID控制算法的串联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策略,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的误差远远小于传统PID控制算法的控制误差,证明该控制策略切实有效。

参考文献

  [1] 朱大昌,刘运鸿.3-RPC型并联机器人模糊PID控制系统研究[J].机械传动,2014,38(2):114-117.

  [2] 李楠,李文鑫.改进的关节机器人神经网络PID控制器[J].控制工程,2013,20(6):1052-1054.

  [3] 刘国荣,张扬名.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的模糊PID-P型迭代学习控制[J].电子学报,2013,41(8):1536-1541.

  [4] 丁度坤,谢存禧.高速运动机器人关节神经网络PID自适应控制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3,35(21):18-20.

  [5] 张超,王琦,姚永刚.基于AC-PID控制器的焊接机器人仿真[J].焊接技术,2013(7):58-62.

  [6] 任国华.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与运动控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4(3):100-102.

  [7] 胡克满.基于改进型PID控制算法在小型仓储物流智能机器人中的应用研究[J].物流技术,2012(4):24-27.

  [8] 昝鹏,颜国正,于莲芝.基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气动微型机器人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2007,28(9):1543-1547.

  [9] Wei Xianming.Study and simulation of intelligent control methods based robot walking on water[J].Journal of SystemSimulation,2014,26(1):163-168.

  [10] 吴孔逸,霍伟.不确定移动机器人编队间接自适应模糊动力学控制[J].控制与决策,2010(12):1769-1774.

  [11] 张琨.基于自适应RBF网络补偿的智能车辆循迹控制[J].控制与决策,2014,29(4):627-631.

  [12] 申铁龙.现代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倒立摆控制问题[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4,21(5):728-728.

  [13] Cao Yuli.Research on two-wheeled self-balanced robotbased on variable universe fuzzy PID control[J].2013,30(2):347-350.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