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其他> 开云公司官方网站> 工程师是屌丝?非也,非也

工程师是屌丝?非也,非也

2014-12-22
  《中国青年报》一则报道称,当前年轻学生逃离工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传统观念中,“工程师”听上去是苦活、累活,甚至是屌丝活儿,这或许是阻碍学生报考工科的重要原因。
  个人印象中,理工科不受重视,似乎并非“传统观念”。且不说1952年开始的那场一边倒的大规模院系调整,打的就是“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旗号,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流行口号也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父母普遍信奉的观念是要让孩子学得“一技之长”。可见,要说理工科不受重视,那也应该是近年来才发生的现象。
  就算“逃离工科”现象确实越来越严重,也不表示“理工男”、“理工女”不再受宠。事实是,在就业市场上,这些年来理工科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备受追捧。这表明,相对于市场对理工人才的需求,国内人才培养的速度显得远远落后了。这种落后状态,既体现在人才培养数量,也表现在人才质量。在我看来,后者的现实情形更加堪忧。如果大学培养出来的理工科人才,多数不适应现实需求,甚至存在大量“不合格品”,数量再多也无济于事。
  因此,与其关注国内理工科招生数量是否有所减少,不如关注理工科教育素质的提高。只有培养出真正符合 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可能解决当前一方面市场求贤若渴、另一方面高校应用型高端人才“产出率”不高的困境。高校培养的理工科人才得到市场广泛认可,也自然能够鼓励更多人报理工科专业。
  在这问题上,国内高校亟待解决的是,理工科教育与实际脱轨的严重弊端。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 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曾到巴西讲学。他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时他问一个问题,学生马上就答得出来,但下次问同样一个问题,他们却答不出来了。原来,学生把什么都背得很熟,但完全不理解自己在背些什么。一次演讲中,他严厉批评了这种“大家都努力考试,然后教下一代如何考试,大家什么都不懂”的弊端。当时,巴西负责科学教育的一位部长站起来说:“来这里之前,我早已知道我们的教育体制有病;但我现在才发现我们患了癌!”国内的教育体制,同样有待反思。
  教育,尤其是理工科教育,是一门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无论是培养科学研究人才,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都不能丧失动手能力。相关报道指出的“高端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整个制造业发展以及产业升级的步伐”,主要症结就在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实际严重脱轨。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一两年后,就让学生去工厂“实习”,但这更多利用的是学生的体力而非技术之长,偏离了教育的轨道。
  日前教育部披露,今后将采取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就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相应地,将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职业教育类型转变。这意味着有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由此可见,彻底革除理工科教育与实际脱轨的弊端,才是解决理工科人才培养与就业困境的根本出路。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