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模拟设计> 市场分析> 触摸屏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触摸屏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13-05-29

市场规模快速扩张目前,触摸屏已能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笔记本电脑、POS/ KIOSK、游戏机、ATM机等领域。未来几年触摸屏将快速成长,尤其是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可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MP3)、个人导航装置与其它应用等。同时,触控面板在大尺寸屏幕的应用上将有望实现突破与成长,如All-In-One计算机等。

  从出货量来看,全球有2/3的触摸屏应用于手机,是最主要的应用领域。2010年苹果iPhone 4智能手机以及iPad平板电脑的成功应用,带动触摸屏产品爆发式成长。其中,iPhone出货4749万台,同比增长89.28%;iPad上市第一年实现1479万台的出货量。预计2011年手机触控使用比例为1/3,至2014年将达到50%。智能手机快速提升是推动手机触摸屏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2010年智能手机出货2.97亿台,同比增长72.09%。2011年1季度智能手机渗透率已达23.6%,预计2011年智能手机将出货4.68亿台,同比增长57.66%;至2015年出货将达11.05亿台,2010-201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0%。

  平板电脑是触摸屏产品中成长最快的应用领域,2011年平板电脑用触摸屏出货量将达到6000万片,同比增长182%。苹果在2011年和2012年继续成为平板电脑触摸屏的最大消费商,而其它品牌将会在2012年以后迎头赶上。Displaysearch预计,2016年平板电脑用触摸屏出货量将高达2.6亿片,比2011年上升333%,11-16年复合年增长率达34%。

  电子书阅读器方面,2010年经历了近200%的增长,出货量已至1140万台。但受到平板电脑快速扩张的影响,增速将逐步放缓;成长动能主要来自价格下降,另外,以电子纸作为现实媒介,相比液晶屏视觉更为柔和、续航能力更长。预计2011年其出货量为2350万台,同比增长106%;至2014年出货6300万台,2011-2014年复合年增长率为39%。同时,GPS、游戏机等其他终端应用规模也会持续增长,如微软的Kinect、掌上型游戏机Nitendo 3Ds等。拓璞产业研究表示,2011年触摸屏其他终端应用(除手机与平板电脑外)占比有30%。综合来看,2011年全球触控模组收入将达134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90%;至2017年收入规模将达239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78%,2011-2017年收入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未来几年将可以看到触控屏逐步被应用到更大显示器如一体机、笔记本计算机与游戏设备中。技术路径:投射电容式为主流技术目前,触控技术主要包括投射电容式、表面电容式、电阻式、表面音波、红外线等以及为满足轻薄化要求推出的投射电容式衍生技术包括in-cell、on-cell、Touch 0n Lens等。电阻式及电容式主要为中小尺寸应用技术。电阻式触摸屏由于技术成熟且简单,对一般厂商而言是最容易切入的触控技术,并且具有价格优势;但其存在透光率较低且耐久性较差等缺点。投射式电容以蚀刻ITO制成,以触控时在X、Y交会处电容值的变化来判断触控的位置。具有较高耐用性、透光度、反应速度以及多点触控功能的优点,在突破低良率、高成本的限制后,投射电容已成为未来触控屏幕的主流技术。表面声波式、红外线式及光学式为现有大尺寸较常见的技术,对便携性要求不高,但对抗暴性、耐用性等要求较高。表面声波是利用物体接触时声波能量被吸收的性质计算出坐标;红外线式则是在屏幕四周分别有接收器和发射器,利用物体接触时光被遮断的位置计算坐标;光学式是透过角落的CCD/CMOS摄影机,探测物体所形成的阴影经由三角定位计算出触控的位置。目前AIO(All-In-One)大尺寸触摸屏以21.5寸占比最多,触控技术方面仍以光学式为主,成本虽然较低,但缺点是没法做到多点触控的应用。目前大尺寸触摸屏应用已经不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符合成本及获取市场接受度才是未来发展重点。伴随苹果的产品广泛地应用了投射式电容技术,如2007年推出的iPhone 与iPod以及2010年所推出的iPad,2010年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已取代电阻式触摸屏占据领先地位,目前市场上估计有超过60家厂商供应投射式电容触控屏。Displaysearch预计,2011年投射电容出货增长将超过100%,同时占有70%触控产值。Displaybank预计,2014年投射电容市场份额将达73%。

  其中,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在手机上的应用将会由2010年的48%提升至2014年的85%;而平板电脑由于对多点触控的要求更为迫切,电阻式产品仅集中在入门级产品上,预计2011年占比仅有2.8%。行业竞争格局分析目前,台湾为全球最大的触摸屏出货地区,预计2011年出货量占比约为48%,基本与2010年持平;而日、韩则各占13.5%和15%。三方凭借各自优势,掌握产业链的话语权。其中,台湾厂商擅长量产,韩国厂商技术领先,而日本厂商则掌握关键材料。中国大陆地区预计11年将凭借山寨和白牌市场需求,触摸屏全球市占率将快速提升至20%。但目前品质规模除少数公司外,还难以适应现阶段品牌大厂需求,短期内难以对台厂构成威胁。长期来看,拥有人力、资源优势的大陆企业,将会以擅长量产的台企为发展方向。目前,触摸屏厂商纷纷进入投射式电容领域。我们大致可以把现阶段投射式电容触摸屏厂商分为4类:l 纯粹投射式触摸屏厂商:专注于投射式触摸屏,拥有较好的产业链配套能力,客户关系良好,同时具备成熟的技术实力。如TPK、胜华等。l 电阻式转型触摸屏厂商:之前为专业的电阻式厂商,由于薄膜投射电容式与电阻式在部分工艺、设备方面具备共通之处,此类厂商多数选择转型为生产薄膜投射电容式触摸屏。如洋华、介面光电等。在垂直整合能力及良率方面积累不足,但模组贴合业务拥有优势,另外,拥有下游客户产品从电阻式向电容式升级的潜在空间。l 彩色滤光片转型触摸屏厂商:由于玻璃式电容touch sensor制程与彩色滤光片制程类似,意味着现有设备可以通用,其转产具备先天优势。但是,缺点在于模组贴合工艺不成熟,多将此类工艺交予下游面板厂商或其他触控模组厂商。典型企业包括达虹、和鑫以及A股公司莱宝高科(002106)、南玻等。l TFT-LCD面板厂转型触摸屏厂商:拥有TFT-LCD面板产能和制造经验,在贴合领域优势明显,并与终端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利于触控产品新客户的引入。未来向轻薄化发展中,在整合面板与触摸屏方面,面板厂商亦具备先天优势。但目前相比传统投射式触摸屏厂商良率不高,影响出货量,另外后入影响了其在高端领先客户市场的话语权。典型企业包括奇美电子、中华映管凌巨等。触控面板生产垂直整合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台湾已经完成触控面板生产垂直整合(从上游触控感测器touch sensor、触控模组、表面玻璃、TFT-LCD面板、下游贴合等制程)的厂商,包括胜华、奇美电等,TPK除了TFT-LCD液晶面板以外,也都有内制产能。和鑫、达虹目前都以Touch Sensor为主,其中达虹已开始切入触控模组生产。而友达(与达虹合作)、彩晶(与和鑫合作)现阶段都正在设置内部表面玻璃和后段贴合产能。华映则暂时还仅有触控感测器与TFT-LCD液晶面板产能,其他制程都在建置。而中国大陆上市公司垂直整合进行较为落后,莱宝高科生产、长信科技(300088)在建的均仅为Touch Sensor;另外,类似于洋华、介面等电阻式转型薄膜式电容触摸屏厂商,欧菲光(002456)超声电子(000823)等已拥有除TFT-LCD液晶面板以外的其他内置产能。

  主要终端市场发展分析(一)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带动触摸屏快速增长的主要终端市场之一。从出货量来看,2011年一季度全球智能出货量达9970万台,同比增长80.0%,渗透率持续提升至23.3%。其中,诺基亚、苹果、黑莓、三星、HTC位居前5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3%、18.8%、13.9%、10.8%、8.9%。主要厂商方面,从诺基亚2008年市占率40.0%的一家独大,逐步变成主要厂商瓜分市场的格局,2011年一季度诺基亚市场占有率已跌至24.3%,较08年大幅下跌了15.7个百分点。但受益智能手机整体快速增长,2011年一季度出货量达2420万部,同比增长13%。未来诺基亚将与Microsoft合作,操作将系统由Symbian转向ows Phone,期望改变市场份额下滑的局面。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功能手机大厂,有望凭借其功能手机的忠诚用户转移至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获得重新崛起的机会。RIM在智能手机的成功主要依赖于电子邮件功能及运营商友好的商业模式,但在应用程序的开发并没有竞争优势,对用户的粘性一般。市场占有率在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下温和持续下跌,从08年的15.6%下跌至2011年一季度的13.9%。出货量由2010年一季度的1060万部增长至2011年一季度的1390万部,增幅31%。苹果凭借iPhone系列的成功推出,市场占有率从08年的9.1%上升9.7个百分点至2011年一季度的18.8%,成为市场份额提升最快的公司。2011年一季度出货量达1870万部,同比增长115%。苹果确立了掌控高端市场的战略,并成功将应用软件商店打造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有望持续保持快于行业的增长。三星与HTC 2011年一季度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8%、8.9%,较08年提升7.3、4.0个百分点。2011年一季度出货量分别为1080、890万部,同比增长350%、230%。操作系统方面,Android凭借其开放性、功能完善等特点被多数没有专门开发手机系统的厂商所采用,如三星、HTC、摩托罗拉、中兴、华为等。三星、HTC等高端智能手机厂商,随着市场份额提升市场逐步成熟,将逐步切入中低端智能手机。同时,中兴、华为等低端厂商相继推出了Android系统的千元以下的智能手机,市场开拓顺利,2大厂商11年出货目标将分别大幅提升至1200万部、2000万部。Android手机将是推动智能手机价格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智能手机售价跌破200美元,即可望追随之前90年代手机发展的脚步而大量普及;若售价接近100美元则将全面开启新兴市场。2010年中国智能手机均价已为314美元,iSuppli预计,2011年将下降至299美元。我们认为,中国手机厂商加入竞争将有利于智能手机价格加速下跌,定位低端Android手机的主要厂商华为、中兴以及逐步切入中低端智能手机的三星、HTC有望受益该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二)平板电脑2010年2季度苹果推出全球首款平板电脑iPad,上市首年便实现1479万的销量,带动全球平板电脑消费热潮。2010年全球平板电脑销量为1761万台,iPad占比达84%。2011年上半年,除苹果iPad外,其他品牌电脑出货仍不理想。DIGITIMES初步统计,2011上半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2240万台,其中苹果出货约1300万台,占比达58%。Non-iPad中,前3位分别为邦诺、三星及RIM出货量分别约为280、200、130万台。而摩托罗拉Xoom定价过高,且Android 3.0仍有较多瑕疵,上半年仅出货70万台。PC厂商进入平板市场较晚,多数在第2季度开始放量出货,上半年各品牌出货均在百万台以下。宏基出货约80万台,戴尔出货约45万台,联想及华硕各出货约30万台。苹果仍是平板电脑市场的主宰。遵循苹果iPod等产品推出经验,通常发展高中低阶产品、拉大产品线广度以独占市场。3月推出的iPad2大幅提升了性价比,维持一代价格的同时,在轻薄化、处理器性能方面具有较大提升(玻璃基板由原先的0.5mm换用0.4mm,整体厚度逼近iPod touch;摩托罗拉的Xoom、三星Galaxy Tab厚度都在1.2公分以上,RIM的PlayBook为1.02公分,都不及iPad2的薄度;同时,之前为轻薄便携而选用7寸屏的平板电脑厂商,在重量方面的优势也随之缩小).iPad2的快速推出,是苹果为消除了其他新入厂商抢食份额的短期隐患所做出的决策。业内预计年底将推出第三代产品有望进一步巩固苹果在平板电脑市场的地位。虽然后入者在形式和功能上模仿iPad产品,有些甚至在功能上做了补充,但是从整体解决方案来看,苹果产品的地位仍然无法替代。一方面,iPad通过先发优势抢占了市场,苹果对其产品市场的整体把握能力较好,逐级分段推出新品、提高性能,将巩固其市场龙头地位;另一方面,前面提到苹果在应用软件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虽然Android以及ows 7平台平板电脑发展迅速,但是App Store对用户的培育使得软件上的竞争壁垒无法短期内跨越。未来各大厂商在平板电脑的竞争可能类似智能手机的发展,将在机台与软件两方面同时展开。长期来看,平板电脑市场逐步成熟之后,将会类似其他消费电子市场逐步走向多元化。与智能手机类似,除自身开发系统的苹果、RIM以外,Android系统平板电脑有望凭借开放式平台,逐步被其他大厂所采用。未来的竞争更多体现在性价比以及独特设计方面。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