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嵌入式技术> 设计应用> ZigBee空中下载技术研究及其优化设计
ZigBee空中下载技术研究及其优化设计
电子设计工程
摘要:首先介绍基于ZigBee协议的OTA系统,并在CC2530F256硬件平台上进行验证。在Z-Staek协议栈中,设计出一种镜像页请求的空中下载(OvertheAir,OTA)更新方式,并通过实验测试,与原有的镜像块请求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镜像页请求方式可以大大减少网络的更新流量,从而提高节点的更新效率。
Abstract:
Key words :

引言
本文移植并验证了一种基于ZigBee协议的空中下载(OTA)技术,其分发协议支持点对多传输更新功能,多跳网络的代码分发功能由路由协议支撑。在Z-Stack协议栈下,仅仅支持镜像块请求功能,更新效率并不理想。针对此问题,设计出一种高效的镜像页请求功能,能够提高点对多的传输更新效率,并减少网络流量。

1 OTA概述
ZigBee协议规范使用了IEEE 802.15.4定义的物理层(PHY)和媒体介质访问层(MAC),并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网络层(NWK)和应用层(APL)。针对无线传感网络重编程技术的需求,ZigBee联盟在原有协议的框架上,提出了一种OTA规范,其作为一个系统可选的功能模块。OTA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和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交互过程略——编者注。

2 OTA系统设计
本文的OTA系统基于TI公司的ZigBeeSoC芯片CC2530F256设计,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
2.1 硬件系统
CC2530F256内部集成一个增强型8051单片机,拥有8 KB SRAM和256 KB内部Flash存储器。内部Flash主要用来保存程序代码和常量数据。由于传统8051代码存储空间寻址范围只有64 KB,CC2530把内部256 KBFlash分成8个bank,每一个bank大小是32 KB,通过寄存器FMA P.MAP[2:0]选择不同的bank映射到代码存储空间,解决了寻址空间受限的问题。
对于OTA客户端,启动代码位于bank0的0x0000~0x0800地址区域,大小为2 KB。其余的254 KB的Flash空间,用来存储当前固件和其他信息。值得注意的是,0x0888~0x088B区域存放了CRC校验信息,0x088C~0x0897区域存放了PREAMBLE,包括镜像大小、制造商ID、镜像类型和镜像版本号信息。另外,bank7最后的14 KB空间(0x7C800~0x7FFFF)用作非易失性(None Volatile,NV)变量区(12 KB)和特定信息保留区(2 KB)。

OTA系统升级方案有两种,分别是片内Flash升级和片外Flash升级。考虑到一般程序固件大小都超过128KB和以后程序功能升级的扩展性,本文采用片外Flash的方案。采用的片外Flash(M25PE20)容量为256 KB,通过SPI总线与CC2530之间传输数据。

2.2 软件系统
对于基于任务事件轮询机制的Z-Stack工程,默认没有添加OTA功能。如果节点需要开启OTA功能,首先需要烧写OTA的启动代码。当节点完成镜像接收之后,对新镜像进行CRC校验,并清空当前镜像的CRC信息,然后重启。当节点重启后,首先跳转到启动代码的地址,开始执行如图1所示的工作流程。

a.JPG



3 OTA的镜像页请求实现
根据ZigBee OTA的规范,OTA客户端向OTA服务器请求镜像的方式有两种,分别是镜像块请求与镜像页请求。镜像块请求的OTA更新方式效率较低。
本文根据ZigBee OTA的规范,在Z-Stack协议栈上设计出镜像页请求的更新方式。页请求命令与块请求命令类似,在数据帧当中附加了镜像页大小与响应间隔信息。当OTA服务器收到一次页请求后,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多次向节点发送块响应,免去了多次块请求。其中,块响应的次数由镜像页大小决定,时间间隔由响应间隔设定。正因为请求命令的锐减,能够大大减轻整个网络流量的负担,并提高节点的传输更新效率。

Z-Stack运行在一个OSAL操作系统上,OSAL是一种基于任务事件调度机制的操作系统。每个任务包含若干事件,每个事件对应一个事件号。当一个事件需要产生时,可以通过API函数设置相应的事件号,然后提交给操作系统调度触发。本文设计的镜像页请求功能正是基于这种机制。OTA服务器的镜像页请求处理流程如图2所示,OTA服务器为每一个请求更新的节点分配一个事件号,并通过请求节点的短地址索引,设置特定的事件。进入事件后,OTA服务器通过串口向OTA应用控制台请求镜像数据块,并向节点发送镜像块数据。通过把事件添加到定时器链表,就能够以响应间隔为时间单位,循环发送镜像块数据,直到累计的发送镜像块大小等于节点的请求镜像页大小,从而完成一次镜像页请求的传输过程。

b.JPG


Z-Stack协议栈有一个MAC定时器为操作系统提供计时。该定时器以每1 ms为单位,更新系统的定时器事件链表。定时器事件链表如图3所示,链表的每一个结点记录了任务号(task_id)、事件号(event_flag),计时时间(timeout)和下一个结点地址(*next)。图中的ZCL_OTA_MT_ READ n定义为每个请求节点对应的事件号,Response Spacing即为节点请求的响应间隔,把两者添加到链表当中。当计时时间减为0后,系统自动设定对应的事件号,从而使OTA服务器循环地向OTA应用控制台索取镜像块数据,并向节点发送镜像块响应。

c.JPG


OTA服务器处理镜像页请求的部分代码段如下:
d.JPG
e.JPG

4 验证与分析
4.1 功能验证
为了验证OTA功能,在CC2530F256平台上搭建一个小型树状网络,并使用Packet Sniffer对OTA更新时的节点进行抓包分析。4个传感节点的固件并没有添加温度采集功能,所以温度显示为0。在新的固件中添加了温度采集函数,用于验证OTA更新成功。
对于某些特定应用,需要节点更新固件后能够保持原来的网络拓扑结构。内部Flash的NV区能够保存节点的网络信息,只要在工程添加NV_INIT与NV_RESTORE预编译项,节点在掉电后还能恢复原来网络信息。
对4个传感节点进行OTA更新。OTA更新后,温度采集功能成功添加,而且传感节点的网络短地址没有发生变化,网络拓扑结构保持完整,验证了进行OTA镜像升级过程中,并不会对NV区进行擦除,有利于节点网络信息的恢复。
OTA服务器被配置为路由器(0x06BC),对传感节点(0x0002)进行点对点更新。第一条短帧是子路由向OTA服务器发送Image Block Reque st,应用层载荷从第4字节开始记录了新镜像的制造商ID(0x5678)、镜像类型(0x1234)、版本号(0x00000002)和镜像块偏移量。最后1个字节记录了每次传送最大镜像块大小(OTA_MAX_MTU),默认为0x20,即为32字节。第二条长帧是OTA服务器发送的Image Block Response,载荷记录格式与前者类似,并在最大镜像块大小字节后面附上32字节镜像块信息,从而完成一个镜像块传输周期。
4.2 效率分析
搭建一个星形网络,把OTA服务器配置成协调器,把所有OTA客户端配置成节点,并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4.2.1 实验一
为了对比分析两种更新手段的效率,分别使用镜像块请求命令与镜像页请求命令,对节点进行OTA更新。星形网络中,通过广播Image Notify,能够对多节点进行批量更新。网络规模分别为1~6个节点,测量了不同规模网络下节点完成更新传输所需的时间。Min与Max分别
指最快与最慢完成更新传输的节点对应的时间,Ave指平均每个节点完成更新传输所需时间(使用Max值计算)。
其中,镜像页请求设置的Response Spacing为100 ms,镜像页大小为640字节。镜像大小统一为113 KB,并修改OTA_MAX_MTU大小为64字节。节点与OTA服务器间隔均为5 m。镜像块、镜像页请求的传输时间分别如表1、表2所列,响应间隔均为100 ms。

f.JPG


实验一中,使用镜像块请求,节点发送镜像块请求所需时间为15.5 ms,OTA服务器返回镜像块响应所需时间实际为96 ms,来回确认帧时间大概为1.92+3.84=5.76ms。一个更新周期传输镜像块大小为64字节,完成113KB大小的镜像传送需要1765个周期。总时间为(96+15.5 +5.76)×1765=206 963 ms,这与表1中的测量值207.2 s基本符合。
本文设计的镜像页请求中镜像页大小为640字节,每次传输镜像块大小为64字节,即节点发送1次页请求可以得到10次块响应。当更新1个节点时,使用镜像页请求可以把原来的1 765条请求命令和1 765条确认帧减少9/10,共减少3 177条传输帧。减少的传输帧数量随着节点数目成比例增长。
对比表1与表2,可以发现无论节点数目为多少,页请求的平均每个节点的更新传输时间都比块请求的要短。其中,发送镜像页请求时间为15.5 ms,请求确认帧时间为1.92 ms,节点为1时,共减少时间为(15.5+1.92)×1765×0.9=27 672 ms,此值与表1和表2的测量值207.2-179.6=27.6 s基本符合。
4.2.2 实验二
为了测试镜像页请求在点对点更新情况下的最高效率,设定最短的响应间隔为10 ms,分别测量不同镜像页大小的单个节点更新传输时间。使用CC2531(支持USB)作为OTA服务器,能够缩短服务器向应用控制台索取镜像块数据的时间,进一步加快更新传输效率。镜像大小统一为113 KB,OTA_MAX_MTU大小为64字节,节点与OTA服务器间隔均为5 m。不同镜像页大小下的传输时间如表3所列。

g.JPG


实验二中,由于采用了支持USB的CC2531,能够把OTA服务器返回的镜像块响应所需时间缩短为22.5ms,节点发送镜像页请求所需时间保持为15.5 ms不变,来回确认帧时间为5.76 ms。当镜像页大小为64字节时,传输所需时间为(22.5+15.5+5.76)×1765=77 236ms,也与表3中的测量值77.2 s基本相符。当镜像页大小为6 400字节时,即请求命令减少到原来的1/100,时间缩短了50 s,更新效率大幅度提高,基本达到了单个节点更新速度的极限。

结语
通过无线更新固件,免去了回收更新节点所需时间,可以达到更新完成后不破坏当前网络拓扑结构的效果。另外,在Z-Stack协议栈设计了一种镜像页请求更新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当批量更新整个网络时,既可以提高节点的更新效率,又可以大大减小网络的更新流量,并节省节点的功耗。当进行点对点更新时,如果把响应间隔缩减为10 ms,并把镜像页设置得足够大,单个节点的更新时间可以缩减为27.3 s,接近单个节点更新速度的极限。至于使用批量的更新方式还是点对点的更新方式,视具体的应用场合而定。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