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骚乱为制造企业敲响警钟:转型才有出路
2012-09-27
太原富士康群殴骚乱引起广泛关注,同时对中国制造企业也敲响了警钟。表面上看,富士康骚乱是企业管理缺陷的又一次爆发,但深层思考,却是反映了我国制造企业所面临的窘境。
一方面,从工人角度来讲,中国物价飙升,工人工资的增长赶不上物价上涨,导致了员工长期不满情绪的宣泄;另一方面,从企业角度来讲,中国经济放缓,各方面成本上升,企业利润在不断下降,很多企业已无力涨薪。这样的矛盾,让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唯有转型才能有出路。
对照中国制造企业普遍面临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人们对物质要求和精神需求的提高,更多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枯燥的工厂工作,不愿意在产品流水线上充当一颗螺丝钉,导致了制造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换言之,便是企业管理成本和风险的进一步上升。
爆发骚乱的工厂人数超过78000,这些人大部分是代工工厂产品流水线上的工人,他们的工资不高,期待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工作环境。由于高精确度以及快速的工作要求,员工必须随时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其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再一点,富士康部分前员工曾表示,富士康的主要问题还在于其管理模式问题:员工每天工作时间很长,工作时还不允许交谈。长期集中营式的压迫必然导致类似的暴动,而不同地域间员工的冲突只不过是导火索而已。
以上几个问题为中国的整个制造行业敲响了警钟。
从少到数十人的制造企业,到超过78000人的太原富士康,如何在管理上维稳?是不是可以减少人力成本在整个企业成本中的比例?
为提高企业利润,就要节省成本,在规模性制造企业,普遍的观点认为,传统裁员和减薪办法不是工厂的发展选择(反倒容易引发骚乱),最好的办法是突破原始思维,进行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不是海市蜃楼,应有具体步骤可循。就工厂而言,设备升级是一个主要方面。大家知道,宏观的制造业有四个环节:生产、装配、运输、检测。生产环节(尤其是流水线生产)容易实现标准化,而后三个环节很难标准化,特别是在检测环节中,需要定制的成分比较大。
目前国内的工业检测现状是:大多采用人工检测,不仅成本高、效率低、主观差错率高,而且不容易作到全检;质量数据没有电子化,不能被重复使用;因为人性对单调重复工作的厌烦,导致检测岗位招工难;即使有了半自动的检测设备,也达不到理想状态。富士康从事电脑、通讯、汽车零部件等多种代工生产,同样面临以上检测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提升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提升生产力,应成为检测行业创新发展的方向。这时,非标定制检测设备的使用便是一个方向,而且是一个创新型的方向。
“非标定制检测设备”是非标准的、定制研发的检测设备,相对于标准化检测设备,它是根据用户的独特需求,定向设计、研发、制造的检测设备,它集成多种快速自动检测功能,是需求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体,也被简称为“定制检测设备”。
可以说,工业检测的方向是用自动化快速检测设备代替质检工人,检测过程没有人的干预,有效避免了人工检测的高差错率,保证了交付质量,提升公司的市场地位;在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时代,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检测成本,提高竞争力。
目前国际上多数自动化设备都是标准设备,但由于各制造企业生产线日趋个性化,买来的标准设备使用率很低,单一检测数据不能满足多种检测功能的需要,只有根据生产线需求“量身定制”的设备才真正符合企业需求,领邦仪器所提倡的“定制检测”,是从制造企业的检测需求出发进行创新研发,完全符合生产线的实际需要。“定制检测”这类自动化快速检测设备也被归入智慧型产业之一。类似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业务,必将被创新生产方式所取代,否则中国的产业升级便是一句空谈。
也有人会问,自动化检测设备取代了质检工人,中国制造业估计要减少数千万工作岗位,这批工人怎么办?笔者认为健全社会福利体制,是政府部门与企业承担的责任,它不是一句口号。在重复劳动的工业生产和检测环节,应尽量减少用人,让廉价劳动力回到家乡,发展我们的生态和农林畜牧业,让孩子不再留守,让老人不再空巢,让我们的粮食更安全,让我们物价更低,田园将芜胡不归?
更多资讯请访问:http://www.lbyq.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