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嵌入式技术> 业界动态> 软件业:并购融合走向深入 创新模式快速发展

软件业:并购融合走向深入 创新模式快速发展

2009-12-14
作者:安 晖

近年来,全球软件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给实体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全球经济增长率从2006年的8.5%急剧下降到2008年的4%,这使得全球IT消费支出大幅下降,并影响到软件产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促使更多用户加快采购能提升信息获取、分析、决策能力和提高反应速度的软件产品,并将更多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业务剥离外包,这又给软件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两种影响的共同作用下,全球软件产业仍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并在今后若干年中仍将保持这种态势。

呈现三大发展趋势

从产业格局看,美国仍在主导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产业规模和整体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中国、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则根据各自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实现了软件产业的特色发展。跨国软件巨头依靠先进的技术、持续的创新以及对市场的垄断和对标准的掌控,在全球软件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长期居于高端地位。

虽然全球软件产业格局总体依旧,但新的产业趋势已然出现,并可能对未来产业格局产生影响。从目前看,最突出的新趋势有3个: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使软件产业重新洗牌,进而加速了软件产业领域的并购整合。各软件企业对危机的免疫力不同,一些企业会被危机击倒,而另一些企业却能化,实现发展。此消彼长中,产业的竞争格局就会改变。也由于这个原因,为了渡过国际金融危机并借机实现发展,软件企业必须提升自身实力,实现更多的技术创新,拥有更加成熟的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加快速灵活地适应新形势要求。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软件产业就是并购的热点领域,大型软件企业为巩固自身的领先优势,获得产品、技术和市场,不断收购相关的中小企业。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进程,并表现出新的特点,即大型软件企业更加注重完善自己的产业链条、更加注重拥有完整的产品体系。因此,大公司之间的并购整合成为近期的新趋势。

二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概念的不断推出为产业发展描绘了新的广阔蓝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广泛应用,软件技术网络化、服务化和平台化趋势更加明显,以软件即服务(SaaS)、云计算、智慧地球为代表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概念不断推出,为软件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注入了强劲的活力,极有可能推动整个产业实现变革性的发展。实际上,IBM、谷歌和微软等企业都在推出智慧型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那些能够将智慧的思维理念融入技术产品和服务发展中、融入产业发展实际中的软件企业和国家(地区)更有可能在未来获得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三是软件产业与网络的融合进一步深入。软件技术的网络化并非新的命题,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网的迅速进步和物联网等新型网络的构建推广又赋予了这一命题新的含义———软件技术与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进一步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一趋势正在改变软件开发和应用的方式,网络应用软件已成为现阶段软件产业的发展热点,各类网络也由于软件的促进得到迅速发展。预计未来软件和网络两大领域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企业间的并购也会越来越多。对于软件企业而言,就必须利用这一发展趋势,加强与网络企业的分工与合作,形成有效的产业联盟,并利用业务合作来深化这种融合。

我国软件产业成拉动经济引擎

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与全球基本相同,同样是国际金融危机中的亮点产业。2008年,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了29.8%的增幅,是所有行业中增幅最高的。今年1-10月,我国软件产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2%,继续成为拉动信息产业增长的引擎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和产业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我国软件产业未来仍将持续高速发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与软件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软件产业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创新能力整体不高,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软件产业集中度不高,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拥有强大实力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仍然偏弱;产业创新体系仍未健全,创新研发与产业发展仍存在脱节,技术创新往往难以转化为产业能力上的提升;人才队伍结构仍待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缺乏;国产软件和信息服务应用效果参差不齐,应用引导缺乏,推广力度不足,品牌宣传不够,对国产软件和信息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亟待提高。

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有许多,关键在于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对于软件产业的定位仍不甚准确。定位上的偏差影响了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的确定,进而带来许多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作为经济领域之一,软件产业自然与产业规模、市场规模、人员就业等相关,这些也是衡量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但软件产业最大的特点是其高渗透性,在于它能够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并带来新的、更大的发展。所以,在定位上,不能仅仅将软件产业理解成某一经济领域,而是要更加注重其工具特征,注重发挥其倍增器转换器助推器的作用,将面向产业和面向企业、为各行业各部门提供知识产品和服务作为产业定位,将产业发展重点从产业规模增大向服务能力提升转变,据此引导产业发展。因此,若能更新观念、明确定位,利用好当前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我国软件产业将有希望获得更大的发展。

我国软件产业正处于发展机遇期,拥有推动产业快速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除产业整体发展环境好、内需市场空间大、人力资源丰富外,当前还面临着3个方面的重大发展机遇:

首先是全球软件产业格局转变带来的机遇。国际金融危机使软件产业重新洗牌,正在引发全球产业格局的调整。面对我国庞大的内需市场,跨国公司纷纷加快在我国的布局,建立研发中心和成本中心,这将带动我国软件产业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给欧美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压力,更多的跨国企业将服务外包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这给我国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业务带来更多机会。

其次是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带来的机遇。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在技术、市场等方面都创造出新的发展空间。像微软这样的大企业也面临着谷歌等新兴公司的挑战,必须根据新模式、新业态重新调整其产品结构和技术方向,来继续保持其市场主导地位。我国有实力的企业可以利用这一发展良机,加强自主创新,走在技术发展的前沿,缩小和世界知名企业之间的差距,从而增强我国软件产业的实力。

最后,我国扩大内需投资、加强技术改造、加快两化融合等新举措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软件和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给软件产业发展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量。

创新思路科学发展

未来,我国应以创新科学为中心,立足我国国情和产业现状,分析并适应新形势和新趋势,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实现软件产业的科学发展。

以新高度推动发展。紧盯产业定位,以充分发挥软件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服务功能和全面提升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水平为目标,推动产业向专业化、高端化、链条化发展。特别是要科学引导服务外包等领域的发展,既要注重业务规模的扩大,也要重视业务层次的提高,要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同时,通过发展内需服务外包促进其他行业领域发展水平的提升。

以新目标引导创新。以促进产业发展和满足应用需求为目标,坚持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相结合、基础型创新与应用型创新相结合、软件产品创新与信息服务创新相结合,并重点结合两化融合、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等工作,大力发展工业软件、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面向传统产业的信息技术服务。

以新思路推进应用。继续坚持以应用促发展、以需求引领发展的原则,做好软件应用工作。在工作实践中,要注重激发国内外应用软件企业的主动性,做到谁配套、使用谁;要注重发挥软件用户的积极性,做到谁应用、鼓励谁;要注重推进多种软件产品的集成应用和信息技术服务的全过程应用。

以新标准优化环境。适应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要求,继续加强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园区等产业载体建设,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注重政策、品牌、人才、知识产权等软环境建设。在加大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及时开展中立、科学、客观的第三方效果评估,避免盲目投入,杜绝建而无用的现象出现。

来源:《中国电子报》

本站内容除特别声明的原创文章之外,转载内容只为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便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联系电话:010-82306116;邮箱:aet@chinaaet.com。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