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注册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通信与网络> 设计应用> PTN与IP RAN互通需求及实现方式
PTN与IP RAN互通需求及实现方式
通信产业报
黄永亮 张林 何磊
摘要:网络的发展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在网络演进甚至一些应用场景下有可能出现核心及汇聚节点部署IPRAN设备
关键词: PTN IP RAN
Abstract:
Key words :
网络的发展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在网络演进甚至一些应用场景下有可能出现核心及汇聚节点部署 IP RAN设备、接入层可采用 PTN设备,也就是IP RAN设备与PTN进行混合组网,IP RAN和PTN的互通也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随着移动网络向LTE宽带化的发展,电信承载网络的发展方向也逐渐明朗:智能化、全分组、支持多种基于IP服务的光网络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PTN和IP RAN作为其中的两种技术实现手段,已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技术之一。

PTN技术采用T-MPLS或MSTP-TP标准,适合二层分组业务占主导阶段的业务传送,可很好地满足整个3G生命周期的移动回传,具有L3功能的PTN设备可解决LTE时期的移动回传。到目前为止,ITU-T和IETF关于PTN方面的标准规范尚未涉及三层功能,由于功能上的限制,PTN技术在面临全业务接入时存在一定困难。

IP RAN采用IP/MPLS标准,具有更多的动态路由功能,适合L3业务占较大比重时的业务承载,不仅可满足3G、LTE时期的移动回传,而且可以实现全业务接入。IP RAN是传统的IP/MPLS在移动回传网络中的应用,要真正适应电信级的业务承载,需要在网络运行维护、网络保护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针对目前3G网络移动回传的承载,两种技术都能很好地满足需求。但传输网未来的演进方向不仅是作为移动的回传网络,而且需要为现网的其他业务以及未来可能发展的业务提供一个可综合承载的网络。

IP RAN与PTN技术的产生根源虽然不同,但在满足业务的带宽、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需求是一致的。LTE业务带宽预计约为现有3G业务的10倍,而且其相邻基站之间需要X2接口进行通信,使得网络对三层功能需求进一步迫切。但网络的发展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在网络演进甚至一些应用场景下有可能出现核心及汇聚节点部署IP RAN设备,接入层可采用PTN设备,也就是IP RAN设备与PTN进行混合组网,IP RAN和PTN的互通也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

PTN与IP/MPLS的互通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互通:业务的互通,OAM的互通,对接的保护等。

业务层面的互通

现网承载的业务主要由TDM2M业务和以太专线业务两种业务组成,若由二层的以太环网接入IP/MPLS网络,仅需要在汇聚点路由器上做一个端口转发即可完成业务的对接,考虑到节点的安全性,也可以做VRRP的保护。但对于PTN,特别是异厂家互通的情况,就需要做UNI口的互通。

最简单的实现方法是PTN网络在汇聚点将各种业务终端下来,通过机房内的跳接接入IP网络,但这种方法缺少保护,且不经济。通常的做法是在PTN和IP/MPLS间做双GE口互通,采用LAG1:1保护方式或负荷分摊的方式,这两种方式需要对接的双方均需严格按照MPLS协议定义字节和开销。

(1)对于CES业务,PTN通常采用两层标签,外层是MPLSLDP标签,内层是PW标签。PTN和IP/MPLS均按照标准协议定义标签属性即可完成互通,但路由器通常动态分布LDP标签,不能手动修改,而PTN通常采用静态LDP标签,在系统对接时需要首先根据IP/MPLS动态分配的标签给PTN分配相同的标签完成业务的互通。

(2)以太网业务的实现相对简单,采用C-VLAN及QinQ方式,通过划分VLANs来区分不同的业务就可以完成互通。

OAM的互通

OAM的互通需要完成以太网接入链路OAM、以太网故障管理功能、以太网性能管理功能三个方面的互通,需要PTN设备和IP/MPLS设备均支持802.3ah、IEEE802.1ag、Y.1731等标准及协议。但以前期的情况来看,OAM的互通是问题存在最多的地方,由于各个设备厂商对标准理解不一致以及实现方法的不同,导致OAM的互通较难。

目前对于以太网接入链路OAM(IEEE802.3ah)互通,基本都可以实现,但也存在部分设备厂商不支持802.3ah链路远端故障监测功能以及支持802.3ah的双方报文的不一致,导致无法互通。以太网故障管理功能(CFM能力)互通多数情况下也都可以实现,但也有PTN设备不支持IEEE802.1ag或部分功能采用Y.1731实现等情况,无法实现互通。以太网性能管理功能(Y.1731)互通基本上难以实现,PTN及IP/MPLS均支持Y.1731,但由于路由器和PTN设备的报文格式不同,无法实现互通。

对标准的统一理解和实现是下一步OAM互通工作的重点。

互通的保护

IP/MPLS与PTN业务互通的保护通常可以采用单节点互连的GE接口LAG1:1方式,也可以采用负荷分担的方式,多数情况下可以实现小于50ms保护倒换时间。

在设备支持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GEVRRP保护的方式互通,倒换时间基本可控制在50ms以内。

由于PTN设备对双节点互连的GE接口LAG保护、双节点互连的GEVRRP保护支持能力弱,目前采用此类方式互通较为困难。

端到端业务保护性能

在现有的技术情况下,因为技术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尚不能实现业务跨IP/MPLS和PTN网络的端到端的保护,仅能在IP/MPLS和PTN内部实现自有的保护,在网间实现LAG保护。在前期的测试中,在各种测试情况下的保护倒换时间均小于50ms,基本可以满足使用的要求。

在未来本地网络综合业务传送承载的架构下,IP RAN与PTN存在较大的互通应用需求,IP RAN与PTN的互通性将成为影响网络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因素,需要制定相关的互通规范和标准,并进行综合网管方面的研究,从根本上解决IP RAN与PTN的互通问题。

此内容为AET网站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