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ifer

【最牛B电工】【原创】我的这一年,痛并快乐着

0
阅读(5404)

这一年,经历了很多,年底了,给大家分享一下,作为未来起航的新起点。

2013进入了博士三年级,总体上来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个领域在未来会很火很火,关键词叫:Compressive Sensing,全称为:压缩感知。这个领域的主要贡献在于突破了nyquist采样定律,传统的要完整的重现原信号,采样频率应该为信号频率的二倍,现在只需要很少的信号就能完全重建原信号,有个没有证明的定律,就是现在只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获取原信号的1/4的信号就能完整重建原信号。主要涉及到的关键词还有:稀疏表示,字典学习,凸优化。可以说是数学与工程的完美结合,用一幅图就能说明问题:

其中上面的是传统的采样方法获取一副图像,而下面这幅就是采样压缩感知采样获得的图像,从图像上看基本相同,但是采样的measurements去少了很多,这一突破性的成果有三位著名的科学家挖了个坑,值得一提的是有我们国家的陶哲轩,目前活跃在这一领域的也有很多华人。

我个人的工作主要在于利用这一成果进行遥感图像方面的研究,刚刚入门并且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在某一级学报发表一篇小论文,目前正在做更深入的研究,有望在最近有点小突破,主要利用了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实现图像的去噪和分类,具体过程如下:

整个算法如下:


•Execute steps 1 to 5 circularly:
•Step 1: find 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inner product of residual r and the column of sensing matrix φj, the corresponding foot mark is λ;
•Step 2: renew the index set Λt=Λt-1∪{λ} , the sensing matrix Φt=[Φt-1, φλ];
•Step 3: solve x*t=min||y- Φtx*||2 by least-square method;
•Step 4: renew the residual rt=y-Φtx*t, t=t+1;

•Step 5: if t>K, stop the iteration, else do step 1.

据此可以得到如下简单的matlab代码:

% 1-D信号压缩传感的实现(正交匹配追踪法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
% 测量数M>=K*log(N/K),K是稀疏度,N信号长度,可以近乎完全重构
% 编程人--香港大学电子工程系 沙威 Email: wsha@eee.hku.hk
% 编程时间:2008年11月18日
% 文档下载: http://www.eee.hku.hk/~wsha/Freecode/freecode.htm
% 参考文献:Joel A. Tropp and Anna C. Gilbert
% Signal Recovery From Random Measurements Via Orthogonal Matching
% Pursuit,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 VOL. 53, NO. 12,
% DECEMBER 2007.

clc;clear

%% 1. 时域测试信号生成
K=7; % 稀疏度(做FFT可以看出来)
N=256; % 信号长度
M=64; % 测量数(M>=K*log(N/K),至少40,但有出错的概率)
f1=50; % 信号频率1
f2=100; % 信号频率2
f3=200; % 信号频率3
f4=400; % 信号频率4
fs=800; % 采样频率
ts=1/fs; % 采样间隔
Ts=1:N; % 采样序列
x=0.3*cos(2*pi*f1*Ts*ts)+0.6*cos(2*pi*f2*Ts*ts)+0.1*cos(2*pi*f3*Ts*ts)+0.9*cos(2*pi*f4*Ts*ts); % 完整信号

%% 2. 时域信号压缩传感
Phi=randn(M,N); % 测量矩阵(高斯分布白噪声)
s=Phi*x.'; % 获得线性测量

%% 3. 正交匹配追踪法重构信号(本质上是L_1范数最优化问题)
m=2*K; % 算法迭代次数(m>=K)
Psi=fft(eye(N,N))/sqrt(N); % 傅里叶正变换矩阵
T=Phi*Psi'; % 恢复矩阵(测量矩阵*正交反变换矩阵)

hat_y=zeros(1,N); % 待重构的谱域(变换域)向量
Aug_t=[]; % 增量矩阵(初始值为空矩阵)
r_n=s; % 残差值

for times=1:m; % 迭代次数(有噪声的情况下,该迭代次数为K)
for col=1:N; % 恢复矩阵的所有列向量
product(col)=abs(T(:,col)'*r_n); % 恢复矩阵的列向量和残差的投影系数(内积值)
end
[val,pos]=max(product); % 最大投影系数对应的位置
Aug_t=[Aug_t,T(:,pos)]; % 矩阵扩充
T(:,pos)=zeros(M,1); % 选中的列置零(实质上应该去掉,为了简单我把它置零)
aug_y=(Aug_t'*Aug_t)^(-1)*Aug_t'*s; % 最小二乘,使残差最小
r_n=s-Aug_t*aug_y; % 残差
pos_array(times)=pos; % 纪录最大投影系数的位置
end
hat_y(pos_array)=aug_y; % 重构的谱域向量
hat_x=real(Psi'*hat_y.'); % 做逆傅里叶变换重构得到时域信号

%% 4. 恢复信号和原始信号对比
figure(1);
hold on;
plot(hat_x,'k.-') % 重建信号
plot(x,'r') % 原始信号
legend('Recovery','Original')
norm(hat_x.'-x)/norm(x) % 重构误差
你可以直接复制粘贴得到如下结论:

我主要从事的是遥感图像处理的工作,目前有几个想法主要集中在高光谱遥感图像的分类上,在此说一下明年的计划,那就是一句话,进入"深度学习"的领域,今年很多SCI期刊只要有深度学习的一点点应用就能录用,且深度学习对数学基础要求不高,但愿明年能取得一些成绩,圣诞快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