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电网企业资产全寿命管理系统-续谈
0赞前段时间写了一篇电力资产管理系统方面的文章,大家反响不错,我就接着这个话题,继续谈一下,电力管理资产管理系统的现状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大、品种杂、分布广、变动多,管理起来非常吃力,而且管理手段和方式各地方不一致,在每年年末的资产清查盘点中都会清理出一大批有物无账或有账无物的资产,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陆续开展了清产核资、资产清理处置等专项工作,下决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与现代化公司要求还有差距,无法适应资产全寿命管理的要求。电网企业总资产中固定资产净额所占比例高达90%,数量大、品种杂、分布广、变动多,这是电网企业资产的特点,彰显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然而资产管理诸多困难仍时时困扰着我们。一是未能有效建立管理长效机制;二是基础资料众多、盘点工作复杂繁重、历史操作和资产统计分析困难,简单重复劳动多,管理内容少;三是不同部门间的数据信息不能共享,信息的一致性无法保证,软件孤岛与信息孤岛现象没有有效改变;四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仍以静态和局部的模式进行管理,受条件限制,存在消耗费用大,使用不经济等问题。主要原因,一是管理技术相对落后,无法高效、有序处理繁杂的信息,缺乏必要的手段支撑;二是管理意识严重不到位,重生产轻管理的意识普遍存在,仅把这项工作作为财务管理的范畴,不能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要保障生产设备的长周期、高效、安全运行,就必须全面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其中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管理技术,建立设备管理的数字化工作平台,利用计算机系统来控制设备资产管理的整个流程,并即时传递影响工作的有关设备运行和维护的信息,在一个优化的管理之中,确保设备的能力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是实现设备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就没有现代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当前的管理水平决定了资产管理这一综合性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难度很大,要想大幅度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就要从根本上改变现行资产管理模式,搭建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信息系统的实施以互通的流程实现无缝链接,以固化的流程强化责任,有助于实现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过程控制、责任到人及节约、有效地使用固定资产,提高数据准确性和降低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规范经营,提高企业效益。这是加快电网发展对资产管理的需要,是加快公司发展的必然,是施行精细化管理的需要,是对资产管理提出的更高标准和要求。借助信息系统的实施,各部门、各环节将被有机组织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系统,获得更大的整体功能。
关键技术
本课题的技术难点在于:
与生产系统的接口,与电网企业运行中的资产进行接口,通过资产设备的生产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跳闸的次数,设备的维修次数,维修间隔等,自动生成报表,为使用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做出正确的判断(维修设备,更换设备或是同样的设备更换生产厂家等等)。
通过对主要业绩指标(KIP)的分析,自动生产各种分析报表,对非正常的设备进行报警,对使用中可能存在事故危险的设备自动停止运行使用,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设备管理人员。
(1)、设备资产树的建立与基础信息结构设计
设备管理计算机系统与工业企业其他应用软件系统的最主要区别,是管理对象涉及面广、管理事务繁杂、数据类型多、保障性质强。因此,系统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对设备管理业务理解的准确性,而不仅仅是基于计算机的对数据关系的认识。可以说,一方面由于设备管理业务的专业性很强,一般的软件开发人员无法很好地掌握好设备管理工作的特性,另一方面,设备管理工作者由于计算机开发能力的限制,也不容易成功地设计一套设备管理软件,这正是目前社会上大多数设备管理软件难以为设备管理业界认同的主要原因。为设备管理系统建立标准的信息结构和合理地设计设备资产树,是成熟和实用的资产管理系统所必须解决的两大重要问题。
建立标准的信息结构:在设备管理的众多数据信息中,是可以进行类的分划的。每一个与其他类不相同的类,或者代表着一个方面的管理行为,或者代表着一个予以追求的信息价值目标。从计算机的信息观点来看,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可从四个角度进行类的分划:①管理层级分类:指设备管理的管理程序层级,一般可分为管理与控制级、执行与调度级、作业与事务处理级三个层级。②资产管理的信息分类:按工作对象可分为投资规划信息(对应于前期管理)、设备资产与变动信息(对应于资产台帐及档案管理)、技术与运行状态信息、维护与维修信息、备件信息和人员管理信息等。按信息的性质可分为计划信息、作业实施信息和统计信息等;按资金运用又可分为资金计划信息、作业费用信息和效益评价信息等。③资产的管理元素分类:包括部门设置、设备分类、主次设备、用途分类、变动形式、管理类型、财务分类等。④资产管理的作业分类:主要按资产管理的作业类型进行划分,主要包含12大类的作业事务,如购置、资产建帐、资产变动、运行记录、点检检查检验作业、故障事故处理、保养作业,润滑作业、维修作业、备件采购、库存管理、设备报废等。不同角度的这些信息,在进行结构化的统一组织和设计后,才能形成标准信息结构,作为数据信息处理基础。
设备资产树的设计:标准信息结构统一组织的基础,是设备资产树的合理设计。一般有两种类型的设计方法,第一种是固定结构的设备资产树,设备树的节点定义后不支持用户的扩展;第二种是开放结构的设备资产树,支持用户按管理的需要建立多节点的设备树,每一节点作为管理的一个层次,节点越多,数据信息的集成性就越高。常见的设备资产
在系统中,以单体资产作为管理对象和以资产部位作为管理对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管理方法,使用软件所能达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以部位为对象进行设计和管理,可将资产的点检、故障、保养、润滑、技术分析、维修和备件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的量化管理,为管理工作提供量化的决策分析支持;这是以单体资产为对象的管理所难以做到的。所以,设备资产树的设计及其不同的设计方法,事实上为企业提供了不同的管理与工作组织平台。能否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对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的动态化管理,就看软件是否支持按设备部位进行数据信息的组织和处理。
(2)、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模型设计
对设备资产进行全过程的或一生的管理,必须以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实现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关键,是建立计算机化的寿命周期管理模型。
由于设备资产的周期费用的采集,工作量大,准确性要求高,分析所依赖的数据基础样本的科学性要求高,我们提供的寿命周期费用管理,只能是一个简便而符合寿命周期管理理论的实际模型。
这一简便与实际的模型,允许不采集和分析那些等同费用与等同价值表现的设备周期费用,而对与资产使用、维护、维修及其价值运动密切相关的费用的采集和分析作为管理与分析的基础,使企业管理者可通过排序的方法评价设备资产的周期费用表现与价值表现,从而为资产维修、改造与更新,提供决策分析服务。
(3)、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计算机实现方法
资产寿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是对全寿命周期费用进行采集与计算。这一直是人工管理情况下,对设备实行寿命周期管理的工作障碍;即使对计算机来说,也是一个难题。下面我们介绍设备经济寿命的计算机分析方法、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设备运行价值分析方法、以及利用这两种计算结果进行设备维修与更新改造的决策分析方法。
对于寿命周期费用,有的是可以在软件系统中直接读取的,对不能直接读取而软件系统中又无法获得的费用,可直接通过键盘输入获得。
设备资产运行价值的分析结果,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具有分析的意义,一种是同类型设备之间进行比较,一种是同一设备的不同时间周期之间进行比较。
(4)、利用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为设备维修、改造与更新决策提供支持
当设备的维修计划费用大于其设备资产的当前净值时,该设备的维修计划应予重新评估;
当设备的使用年限超过其经济寿命周期,且维修费用的增加不能导致设备运行价值的同比增加时(由于维修而可能增加的产量或产量的经济价值由键盘输入),该维修计划应予重新评估,且考虑进行技术改造的可能性;
设备技术改造后,所增加的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所引起的设备的运行价值不能同比增加时,该设备技术改造方案应予重新评估。
出现上述第三种情况时,该设备应列入更新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