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TI C2833x介绍---ePWM(16)
0赞
发表于 2013/6/29 13:40:52
阅读(2139)
在PWM波形的产生中,需要对脉冲人为的加入死区时间。因为开关器件例如IGBT的开通和关断都不可能是立即完成的,而是因为寄生电容等原因,从关闭状态到开通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开通状态到关闭状态需要更长的时间(目前的技术是1微秒以上),即IGBT的拖尾效应。而逆变器的控制中,上下桥臂的开关器件一般是互补状态,这样在开关状态切换的时候,就存在一个管子还没有完全关闭,而另一个又在开通的过程中的情况,这样就造成直流母线的电压直接短路,在微秒级别的时间内就可以击穿开关器件,造成永久损坏了。(当然,IGBT在短时间内(20微秒)可以承受几倍的过流,但这一般是在极端情况下测试时用的,且直流母线短路的话电流就不只是几倍的过流了。)
死区的插入方式一般有2种:
一是单边死区,即在死区时间内,本来应该开通的开关管暂时不开通,等待需要关闭的开关管关闭的安全时间之后再开通,即被关闭的开关管状态不受影响,被开通的开关管将延时开通。
另一种是双边死区,即被关闭的开关管提前关断,被开通的开关管延时开通,这样显然更保险,当然死区越多,造成的实际输出波形与理想值的偏差越多,输出电流的畸变也会越大。在这种死区插入模式下,可以让开通和关断的死区时间一样,即对称的波形,也可以根据器件的特性,让提前关断的死区时间小于延时开通的死区时间,因为拖尾效应的影响,关断比开通要慢的多。
将死区时间插入到输出的脉冲中,在硬件实现上对计数器的精度和时钟频率上的要求都比较高。幸好在ePWM模块中,我们只需要写入死区寄存器的值和开关方式就可以了,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