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夫妻住房状况调查 专家为之鸣不平
0赞由《北青行动》连续三天推出的《80后小夫妻住房状况调查》系列报道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截至25日20时,该报道共收到网友超过10万的投票,并有数百条网友跟帖与读者来信。调查的最后,记者采访了房地产业界的三位专家,请他们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80后小夫妻的住房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如果您属于80后小夫妻,那么您现在的状况是?”的投票中,共有38231人参与投票,其中有34.13%的网友已买房正还房贷,有30.13%的网友选择“不买了,我就是要租”,21.57%的人表示正准备买房,而已经买了房,并且还清了贷款的人则占14.17%。
在“如果您是80后,您觉得房子与幸福感有多大关系?”的投票中,共有32678人参与投票,认为“没房子生活就谈不上幸福房子”和“房子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的人共占74.28%,认为房子与幸福关系不大的有23.59%,而只有2.13%的人认为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关系。
在“如果您是80后,积蓄够一套房的首付,你还会租房吗?”的投票中,共有34714人参与投票,其中表示不会继续租房的人占到77.79%,只有16.79%的人选择“做房奴压力太大,租房更轻松”,只有5.42%认为租房买房都无所谓。
对于以上的投票结果,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的王昊博士为我们做了点评。同样是80后的王昊认为,在中国的文化里面,买房永远要比租房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对中国的年轻人来说,买房子是他们最为关注和关心的事情。从投票结果看,多数网友将有没有房子作为评价幸福与否的标准,可见,中国年轻人的生活很物质化,更为重要的是,其幸福与物质的高度联系让其他幸福感显得相当渺小。
◆房产过热危害产业结构
——房地产界知名人士 杜猛 副教授
80后小夫妻有权利买房,但是他们大部分人是不具备买房能力的,因为他们的收入与房价相差很多。那些买了房子的小夫妻,实际上是加上双方父母,是六口人,是一个家族在买房。两代人都成了房奴,赚钱的是开发商和银行。这对我们国民经济结构有非常大的危害。
首先,一套房子把一家六口人的收入都锁定了,我国的CPI并没有把这部分消费统计在内,而这个消费又恰恰是家庭消费最大的一项。这将使我国在拉动内需方面出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只拉动了房地产的内需,而没有拉动其它行业的内需。结果是房子更稀缺,房价更上涨,房地产业继续成为暴利行业。这就容易造成其他行业都萎缩,举国上下热衷房地产的局面。如果这种局面恶化下去,对产业结构的危害会很严重。
就像历史上齐国用大量买进鲁国生丝的做法灭掉鲁国一样。鲁国人看到种桑养蚕很赚钱,就举国上下养蚕,不再种粮食。10年后,鲁国表面上变得十分富裕,齐国却突然不再买进生丝,并对鲁国进行军事进攻,鲁国就因为续粮不足,不战而降。
其次,80后是创业的一代,担负着国家未来产业结构升级重任的一代。如果他们背上了房子的重担,成为银行的长工,就会让这一代人身心不健康,没有幸福感可言。即使他们在各个行业工作,也永远是背着包袱在工作,是不愉悦的工作。赚钱还房贷,将成为他们工作的唯一目的,这将是一种扭曲的工作和生活心态。
◆提倡租房,要提供保障措施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 开彦 副主任
中国的传统观念,拥有住房是天经地义的,没有就会不安定,心理不踏实。但是,与其当房奴在经济上精神上承担很大压力,就不如去租房。矛盾的是,目前租房市场很贵,如果要舒适一点,月租也相当于买房的月供,这也让很多人觉得是在替房东养房,不如自己买。这时候,就需要政府出手,为小白领们提供一个解决住房困难的措施。温总理在新加坡开会时也提出,大部分人的住房要靠政府来解决。
住房问题不能完全丢到市场上去解决,政府有责任监管。怎么去管,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目前,政府已经启动了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政策也很明朗,只是现实执行起来,在某些城市某些环节还存在问题。而作为夹心层的年轻夫妻住房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突出的焦点问题,弄不好要出社会问题。他们工作不久,收入不高,又要建立家庭,买房的迫切性很强,急需政府来帮助解决。
我认为可以从买房和租房两方面来着手解决——
个人要买的,政府帮助一下,推出一些类似限价房的房源,让他们买得起,要扩大房源,根据每个人的收入情况分档次补贴。但目前看起来解决的希望很渺茫,房源很少,矛盾很大,需要政府尽快出台办法和政策,有计划地解决。当然,政府也不可能一夜之间解决这些问题,但是要让大家看大希望,看到解决的可能性。这样,这些年轻人也不用人心惶惶,担心今天不买明天更买不起了。急着去买房反倒推高了房价。
个人愿意租的,也需要政府提供一些廉价出租房,工薪阶层租得起,有品质保障的。我们的传统观念也要改改,租房和买房都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改善生活品质。房子很重要,但因此背上沉重包袱就不必要。
关于住房问题,其实国外有很多经验我们是可以借鉴的。比如日本,为解决战后缺房问题,国家成立公营住宅,拨款给公营企业,让他们用市场化的办法来解决缺房问题,建立了大量类似现在经济适用房或简易房的房子供应给缺房的人。缺房问题解决后,日本又把公营住宅改成公团住宅,建立起国家级的一些城建公司,给政策,给资金,专门开发解决工薪阶层的住房问题。从低档到改善性住房都做,国家有质量、面积、环境、价格等一系列标准。其实工薪阶层并不是要多好的豪宅,只要质量好、实用,住得舒服就可以了。
再比如租房,在丹麦,一套房子,你可以买一半、租一半,租到一定年限,房子就归你。这样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去租房。
这些事情开发商自己不会去做,都需要政府来出手解决。
◆年轻人被房子蒙蔽了眼睛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 王浩 博士
因房贷而影响到家庭生活质量,已是有目共睹的了。新近热播的电视剧《蜗居》,更是尖锐地触及到这个问题。我们说国家国家,是国与家的组合。当家庭不稳定的时候,国家自然会出现危机。所以,如果更多的家庭因为房子问题不和谐,破裂了,我们的国家也会面临社会动荡的风险,这肯定会影响到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现在之所以政府还没有大力出手,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而解决房价过高给人们带来的住房难问题,是因为现在的“难度”还没有危及到社会稳定。记得杜甫的诗歌里说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当更多的“寒士”因为住房问题而不能发展,不能为国家贡献力量和智慧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就需要重新思考房地产对民众的影响了。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被房子蒙住了眼睛。在中国,特别是像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在年轻人眼中,就是三件事:户口、房子和票子。如果还有精力的话,就可能再算上车子和孩子。大家会发现,中国年轻人的关注层面就这么些东西。又关注,又得不到,牢骚自然会多。我经常向大家强调,买房子是人生里非常大的一件事情,它需要用毕生精力和全部的努力来获得。远不像买个MP3那样随便。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纷纷买房子,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你又没有积蓄,没有好的工作,没有大的发展,你拿什么来买房子呢?拿父母的钱。这是现在中国年轻人的普遍心态。而且更重要的是,很多人还以自己的家庭能够帮助其买房子为荣。这是很不公平的,特别对于农村出来的,父母没什么积蓄的孩子来说,更是不公平。它撼动了整个社会的价值理念,对年轻人的成长没有任何好处。常此以往,将使我们的更多的年轻人变成啃老族。所以,建议大家要向这种文化现象多抱怨,而不要仅仅抱怨房价。【参与网友讨论】
◆记者手记:当我们面对这个无法逾越的话题
——《北青行动》记者 于路
“急匆匆地生活,来不及感受。”如果要描绘中国都市年轻一代人整体的生活状态,那么普希金的这句经典,我认为是很贴切的。
老一辈人常说:“我们那个时候,周围人的收入都差不多,谁家过得好不好,就看那家的主妇会不会过日子了。”当80后们陆陆续续结婚,组成了中国社会最年轻的夫妻家庭后,他们的持家能力,他们生存状态以及心理状态如何呢?面对疯涨的房价,正属于奋斗阶段的他们,又该如何面对?为此,我们推出了《80后小夫妻住房状况调查》系列报道。之所以把焦点集中在住房上,是因为这将是小夫妻们面临的第一项重大家庭开支,更是这一代人无法逾越的一个共同话题。
真正走进这一代人的小家庭后,我们很少看到曾让80后备受非议的“叛逆”、“没责任感”、“月光”的影子。面对家庭生活,他们同样有计划、有目标,并愿意为目标去奋斗。虽然很多人买房子都要靠父母的支持,但他们同样在考虑父母将来的养老问题。“不想带着父母和孩子到处搬家。”是很多人坚持买房子的理由。
我们将访问对象确定为九个家庭,他们分别处于有房有贷、有房无贷、尚未购房三个阶段。我们希望通过几个个案,能够折射出这三类家庭的某种生活状态,汇聚更多的力量,来关注这些年轻的家庭。当然,不管我们怎样努力,我们选择的家庭都不可能代表所有80后小夫妻的生活。每个人奋斗的历程、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一个调查也不可能起到抚慰每个人内心最敏感最脆弱地方的作用。关于住房,我们的报道不能给出一个结果、一个答案,而我更愿意它只是一个开始。有什么会比这一代人的生存、一代人的心态更为重要?
所以,我们理解网友们的不理解,更能体会那种被房子煎熬的复杂心情。报道出来之后,引起了巨大反响,这一点我们不会感觉丝毫兴奋,反倒是沉甸甸的压力。三天下来,我们收到了10万多的投票,更有几百楼的评论。这些读者评论,是我多年职业生涯难得一见的——它是无比真诚的,它是饱含辛酸的——很多网友把自己关于住房的情况、心态、故事讲述得非常详细,那字里行间,甚至会让我恍惚,他们更像是这一系列报道的主人,他们的故事串联起来,就是一副生动的都市人的生活全景图!
谢谢你们,你们有权利愤怒,有权利梦想,就像有权利幸福生活一样。